基本信息·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页码:18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 ·ISBN:7805885672 ·条形码:978780588567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犹太文化精神(彩色珍藏版) |
 |
|
 |
犹太文化精神(彩色珍藏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页码:18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
·ISBN:7805885672
·条形码:978780588567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犹太智慧文存
内容简介 《犹太文化精神(彩色珍藏版)》内容简介:犹太教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对上帝的无限敬畏和对人的充分肯定。犹太教是一种伦理道德,给予犹太人对人,对世界万物的基本信念,规定犹太人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犹太教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尊老爱幼饮食起居婚丧嫁娶节期等一切生活领域都有独特的表述。
犹太教是一种特殊的戒律,这613条规定让人望而生畏,使教徒们丧失许多自由,与次同时却获得无穷的智慧,培养起做人的尊严。
犹太教是一种文化一种古老原始而粗矿的文化,但对世界文明的进程却举足轻重。
编辑推荐 《犹太文化精神(彩色珍藏版)》:
谁是犹太人
群星璀璨的犹太伟人
寻找另一个地球
犹太不灭之谜
与上帝辩论
犹太英雄
犹太风趣
目录 第一章 谁是犹太人
第一课 一个难解的题
第二课 两块碑的故事
第三课 变了摸样的儿子
第二章 群星璀璨的犹太伟人
第四课 声震寰宇的犹太思想大师
第五课 “巧取豪夺”的犹太巨富大亨
第六课 “想入非非”的犹太科学
第七课 超凡脱俗的犹太艺术大师
第三章 寻找另一个地球
第八课 长久的记忆力
第九课 谋害带类的拯救
第十课 “犹太人不应该存活在这个地球上”
第十三课 天国里的犹太人
第四章 犹太不灭之谜
第十四课 每项习俗后面都有理由
第十五课 力量的秘密
第十六课 马萨达精神
第五章 与上帝辩论
第二十课 请上帝从草坪上下来
第二十一课 《律法书》的精要
第二十二课 彩虹之约与摩西十戒
第二十三课 崇智主义
第二十四课 犹太文化的叛逆性
第二十五课 忏悔有赎罪
第六章 犹太英雄
第二十六课 最有价值的货物
第二十七课 博士和医生
第二十八课 公平的法官
第七章 犹太风趣
第二十九课 糟糕的世界
第三十课 拉比与开比
第三十一课 学问的一种用处
第三十二课 傻瓜的故事
第三十三课 祈祷和交易
附录一 犹太人影响世界的六十部名著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
序言 据《新京报》2006年4月8日报道:近日,在埃及沙漠中发现了一个纸莎草纸文稿,经鉴定确认,是失传的《犹大福音》。据英国媒体报道,这个古老的科普特人手稿写成于公元3或4世纪,是唯一存世的《犹大福音》副本,是圣经考古学方面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科普特文《犹大福音》副本手稿是上世纪70年代在埃及明亚附近的沙漠中发现的。共有26项,写在13张纸莎草纸上。手稿经过几个古董商之手辗转到了美国,在纽约一个保险箱内寂寂无闻地存放了16年。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等机构曾致力于该文献的保管和鉴别。
如果这一消息准确的话,千年手稿终于为犹大翻了案。两千年来,犹大的名字,就是背叛和欺骗的同义词。专家对这份重新发现的福音书进行了研究后说,犹大非但不是出卖耶稣的人,而且是为了主人牺牲自己。一位加拿大专家说:“这个福音书把犹大的背叛变成了服从,而耶稣的肉体的牺牲,事实上成为一种拯救。因此,犹大成为最优秀的门徒,最终遭到其他门徒的嫉妒和怨恨。”美国的一位专家说:“该文稿使我们能够对一个人物的历史作用进行重新评价。他一直遭到基督徒的指责,是反犹主义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人物。”犹大通过帮助耶稣摆脱肉体的牵绊,实现了精神的自我解放。在这份福音书中,耶稣警告犹大,他会因为自己的举动受到鄙视:“你会被后代人所诅咒。”而事实上,犹大不仅不是叛徒,而是耶稣最亲近最信任的门徒,他只是在遵循耶稣的指示行事。杀害耶稣的真凶是犹太祭司和罗马总督,耶稣是犹太教历史中的一名伟大的改革者,他真正将犹太人的一神教思想推向了全世界,成为一种普世思想。没有基督教,就没有后来的西方文明。
犹太人真正的文化精神,就是它的伦理一神教思想的绝对信仰,按照《塔木德》的解释,所谓的信仰的基本含义就是:正直的说话、正直的行事、不撒谎、拒收贿赂。大家想想,没有信仰的中国人的行为不正是与这四条涵义的内容相抵触吗?于是,从犹太教创立的那一天起,犹太人就开始“生活在真理和正义中”了。
弗洛伊德在《摩西与一神教》中,还讲述了这样一则关于摩西的故事:当法老把他抱起来逗着玩,高高举过头顶时,年仅3岁的摩西揭起了法老头上的皇冠,并摘下来戴在自己的头上。摩西是一个暴躁易怒的人,当他义愤填膺的时候,杀掉了虐待犹太劳工的野蛮监工;当他为手下的人变节而愤慨时,他在西奈山上打碎了为他摆好的桌子。弗洛伊德还考证说,摩西“讲话迟钝”,有口吃的毛病。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有缺点的人,带领饱受奴役的犹太人历经40年逃出了埃及,成为犹太历史上第一个大英雄,第一个先知。但犹太人从未神化他,把他当作一个普通历史人物对待。《圣经》的《旧约》部分,几乎是犹太人真实历史的再现。
在先知时代,希伯来人的思想表达的最简洁,最有力。几代以来,先知们一直预言自己的国家即将灭亡。所以当不幸来临时,他们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极端的愤慨。他们恭顺地接受上帝的惩罚,不断地反思和忏悔,并寄希望于未来,等待着救世主的拯救。不管压力和磨难多么巨大,他们始终坚守着自由的信仰,并通过流散将这种信仰传递给全世界,同时又从全世界的文化中吸收着营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这种自由信仰的理念让犹太人聪明起来,同时也正是这种自由信仰的理念,让他们不肯被历代统治者所同化,而带给他们厄运。厄运和磨难则煅造了他们,让他们的内心无比强大起来,同时又坚定着自己的信仰。正如一位希腊诗人所言:“所有要留芳千古的人,在生活中都必先遭厄运。”这就是自由的悖论。
很早以前,偶像崇拜就被看作一种罪恶。它不仅抹杀了上帝的灵先。而且使人产生了统治他人的野心,从而成为尘世间一切弊端和道德败坏的根源。以巴别的通天塔的坚固的城堡为象征的无止境的人类功名欲望,引起了以赛亚的极大注意。这种野心勃勃的追求暴露了要统治他人的虚荣心,所以“高台倾倒”将宣告偶像崇拜的结束。到那时一切高傲的都将被贬低。
先知阿摩司诧:“他们为了银子出卖了主人。”因此,以色列入和犹太人应受到惩罚。先知们遣责社会道德败坏比遣责任何别的东西都激烈。这样,首先在历史上就第一次成了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人们越是迫切地感到需要道德准则,就越发不能听任某个人一意孤行。因此,犹太人独立和统一的王国持续了不到100年就灭亡了。
先知们未世论的核心,就是世界大同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能马克思。共产主义乌托帮”的理论根源就缘于此,正如先知以赛亚所宣布的,人只有放弃对自己所制造的偶像的崇拜,摆脱权力欲,贪婪和统治野心,并破除对国家的迷信,才能获得解放。人若不把他们的道德义务看作是先验的,由上帝所规定的戒律,就不可能获得拯救。人的心灵必须净化,不忏悔就得不到幸福。勒维纳斯在《塔木德四讲》一书中写道:“人既非天使,也非魔鬼,而是与善恶交织在一起的存在,是欲望纠缠的生灵;没有戒律的犹太人对世界是一种威胁;人类在他们的本质上不仅是为己者,而且是为他者,并且这种为他者必须敏锐地进行反思;自由就是责任;犹太人是所有人类的人质。因此,犹太人需要世界——世界需要自己的人质犹太人——犹太人离不开犹太教——世界也离不开犹太教文化。”人类文明的两大源头——二希文化——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而我们中国人竟对上帝如此陌生,如此缺乏信仰,何时才能真正聪明起来呢?
文摘 插图:


第一课一个难解的题
《塔木德》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来到耶路撒冷,自称是犹太人。当地的以色列人兄弟般地热情接待了他。其时,恰逢过逾越节,他与大家一起守节。在晚宴上,他和大家一块吃逾越节的主食一羊羔。当他吃完羊羔后,向主人提出要吃羊的内脏,主人大吃一惊,断定他不是犹太人。因为真正的犹太人是从不吃羊的内脏的,它要作为祭品献给上帝。这一行为触犯了《圣经·出埃及记》中第12章 第43节“外邦人都不可吃这羊羔”的戒律,于是将这人扭送宗教机构。
《塔木德》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告诉犹太人:并不是所有自称是以色列人的人,都是犹太人。这大概是最早提出了“谁是犹太人”这一难题的。因为犹太人虽然有5000年的历史,但有2000年流离失所、浪迹天涯的苦难岁月,而且几经屠戮,宛如穿行在一条炼狱之路上。
“希伯来人”、“以色列人”、“犹太人”这三个名称都是指以色列民族。“希伯来”一词由古代闪族语“哈比鲁”一词的语音演化而成。哈比鲁人不是指某个民族,而是指由许多部落混合组成的游牧民族的统称。
公元前3200年,埃及国王为庆祝征服巴勒斯坦地区曾立战功牌:“迦南处于我的铁蹄下……以色列已被夷平,它的后裔已被剪除。”它表明当时已经开始使用“以色列”一词。关于“以色列”这一名称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传说:希伯来人的祖先雅各曾于夜间和天使摔跤,直到天亮仍不分上下。天使于是给他改名“以色列”,意思是“与神角力”。
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伯来人从幼发拉底河流域正式进入迦南地区。他们在进入迦南的初期,并没有将迦南确定为他们的生息之地,而是仍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特性。后来,迦南大旱,希伯来人逃荒到了埃及,在那里过了400多年的寄居生活。其间,由于埃及人排外主义思想的滋长,希伯来人被迫沦为奴隶。最后,希伯来人终因不堪屈辱,在其首领摩西的带领下,几经磨难,逃出埃及,返回迦南。
迦南尽管被称为“流奶与蜜之地”,但气候恶劣,地势千差万别,不利于希伯来各部落迅速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再加上该地区夹在许多国家中间,直到公元前1025年,犹太王国才宣告成立。犹太王国仅仅过了三代——扫罗、大卫和所罗门,便于公元前928年分裂为北部以色列王国和南部犹大王国。随后,以色列王国于公元前721年亡于亚述王国,犹大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