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家庭 >

运动养生

2010-02-16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三峡出版社 ·页码:26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2235359/9787802235359 ·条形码:9787802235359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运动养生 去商家看看
运动养生 去商家看看

 运动养生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三峡出版社
·页码:26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2235359/9787802235359
·条形码:978780223535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运动养生》讲述了: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运动养生是指:用活动身体的方式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中华民族的运动养生特色是:以中医的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等理论为基础,以养精、练气、调神为运动的基本特点,强调意念、呼吸和躯体运动相配合的保健活动。传统的运动养生,经过历代养生家的不断总结和补充,逐渐形成了运动肢体、自我按摩以练形,呼吸吐纳、调整鼻息以练气,宁静思想、排除杂念以练意的保健方法。
作者简介 张铭,男,1969年出生。硕士,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健身健美私人教练,田径国家级裁判。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群体研究中心从事国民体质、大众健身等研究工作。参与编写《体质测定标准知识问答》、《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国民体质健康科技指导手册》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和科普文章39篇,并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编辑推荐 《运动养生》由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养生理论
第一节 养生的概念与意义
第二节 养生的原则
第三节 养生的基本观点
第四节 养生的方法
第五节 运动养生

第二章 运动的科学和指导
第一节 运动与健康、体质的关系
第二节 运动的方法与手段
第三节 运动处方
第四节 运动损伤
第五节 运动营养
第六节 运动环境
第七节 运动装备

第三章 身体不同部位的运动养生
第一节 头部
第二节 躯干
第三节 四肢
第四节 内脏
第五节 皮肤

第四章 不同年龄的运动养生
第一节 婴幼儿
第二节 儿童青少年
第三节 成年人
第四节 老年人

第五章 不同时间的运动养生
第一节 一天不同时间的运动养生
第二节 一年不同季节的运动养生

第六章 传统运动养生项目
第一节 五禽戏
第二节 易筋经
第三节 六字诀
第四节 导引
第五节 太极拳
第六节 踢毽子

第七章 现代运动养生项目
第一节 健身操
第二节 体育舞蹈
第三节 游泳
第四节 爬山
第五节 健身走
第六节 瑜珈
第七节 越野行走
第八节 自行车
第九节 健身跑
第十节 跳绳
第十一节 健身路径
第十二节 球类项目

第八章 常见疾病的运动养生
第一节 运动系统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
第三节 呼吸系统
第四节 泌尿系统
第五节 神经精神系统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
第七节 消化系统
第八节 免疫系统
参考文献
……
序言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及文化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人们本能地对于健康?与长寿的要求日益迫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正在悄悄地步入老龄化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活动。养生的起源与发展在我国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早在茹毛饮血,钻木取火的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繁衍,在与大自然搏斗的漫长岁月里,从劳动与生活的实践中,逐渐摸索认识到人体生命活动的一些规律,总结出许多防病保健的经验和方法,并相互传授。发展到后来,人们把这种自觉的保健延年活动叫做“养生”。养生的方法包括饮食养生、情志养生、环境养生、体质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十二时辰养生和运动养生等。
其中,运动养生是养生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宇宙生物界,特别是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运动的特征,因而积极提倡运动养生。《吕氏春秋》中更明确指明了运动养生的意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这里用流水和户枢为例,说明运动的益处,并从形、气的关系上,明确指出了不运动的危害。非常明显,此在说明一个道理:动则身健,不动则体衰。运动养生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更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运动不再只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方法,而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运动养生的重要性,但对如何进行运动养生的问题很多人还不是十分清楚,需要加强认识,普及相关知识,提高运动养生的科学性。
文摘 第一章养生理论
第一节养生的概念与意义
一、养生的概念
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养护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活动。养生的起源与发展在我国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早在茹毛饮血,钻木取火的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繁衍,在与大自然搏斗的漫长岁月里,从劳动与生活的实践中,逐渐摸索认识到人体生命活动的一些规律,学会一些防病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并相互传授。发展到后来,人们把这种自觉的保健延年活动叫做“养生”。以后,人们又将这种保健延年活动加以理论上的归纳,称之为“养生之道”。经过长期的运用和不断充实,后人将偏于养生保健方面的发展称为养性、摄生、道生、保生等。这样就基本反映了养生的主要轮廓。因此,所谓养生,实际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
二、养生的意义
一般来说,人从出生到死亡,要经过长、壮、老、衰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人人都免不了要生病或遇到其他不测,为使人类都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就需要讲究“养生”。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