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页码:24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255229X/9787802552296 ·条形码:9787802552296 ·版本:第1版 ·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
 |
|
 |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页码:24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255229X/9787802552296
·条形码:978780255229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讲述了:在玩中捕捉孩子的兴趣,“任性”孩子“巧”改变把犯错的权利还给孩子,像爱玩一样爱学习,思维力比记忆力更重要。给1%的进步以100%的肯定。
媒体推荐 对于孩子来讲,倘若家庭教育不好,就是由那些最优秀的教育家进行最认真的教育,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德国教育家 卡尔·威特
孩子的身上存在的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美国作家 珍妮·艾里姆
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
——前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哈佛著名心理学教授 塞德兹
编辑推荐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是由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孩子的成长优势
1.淘丫头出巧,淘小子出好
2.在玩中捕捉孩子的兴趣
3.给1%的进步队100%的肯定
4.给孩子失败的机会
5.发现和放六孩子的闪光点
6.把犯错的权利还给孩子
7.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
8.巧用暗示塑造优秀孩子
第二章 笨小孩也能培养成天才
1.点燃孩子创新的火种
2.能说话≠会说话
3.爱是授之队渔,不是授之以鱼
4.给孩子一把交际的钥匙
5.提升理解力为学习添动力
6.思维力比记忆力更重要
7.合作是好孩子的必备素质
8.唤醒孩子的竞争意识
第三章 好性格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1.孩子“小气”不是错
2.乖孩子=没有主见
3.赶走嫉妒心魔,还孩子纯净心灵
4.“任性”孩子“巧”改变
5.让“独行偎”融入纂体
6.让自卑的“丑小鸭”变成自信的“白天鹅”
7.自控——做自己情结的CEO
8.让孩子快乐地做自己
9.孩子说谎谁之过
10.轻松化解孩子的敏感多疑
第四章 启动孩子的学习动力
1.上课爱走神儿纠正有窍门儿
2.学习有计划,成绩顶呱呱
3.像爱玩一样爱学习
4.考试怯场内外囡
5.偏科的孩子一样能上好大学
6.培养孩子阅读从“悦读”开始
7.让孩子跟磨蹭说Bye—Bye
第五章 好习惯成就卓越人生
1.让孩子也成为“理材专家”
2.不急不恼,让孩子告别脏话
3.怎样对待“爱哭鬼”
4.和“马虎虫”说再见
5.别偷走孩子的思考能力
6.讲卫生的孩子更惹人爱
7.挑食、偏食应对有妙招
8.好身体胜过好成绩
第六章 敏捷的思维开启孩子的智慧之门
1.训练孩子应变思维的游戏
2.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游戏
3.训练孩子创新思维维的游戏
4.训练孩子形象思维的游戏
5.训练孩子发散思维维的游戏
6.训练孩子综合思维的游戏
……
序言 孩子从来到人世间以后,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父母和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开启孩子人生之路的第一把钥匙。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为此,著名教育专家张炳惠博士作了一个精妙的比喻。她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罗盘,以自己的人生阅历,指引孩子前进的方向。”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天才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现在我们要说的是,孩子的成功是1%的天性加上父母99%的引导。因为父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孩子需要什么,因此,父母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人选。
身为父母,最大的乐趣莫过于看着孩子快乐地成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孩子分享点点滴滴的快乐,天下父母谁不想教子有方?谁不想把孩子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才?然而.在教育的过程中,父母们也不得不感慨——孩子难教啊!
于是,大多的父母开始关注各类家庭教育类的书籍,渴望从理论知识中寻找解决教育中的种种困惑、难题的有效方法.但读过之后。却依然不得要领,茫无头绪。
实际上,家庭教育重在实践。尤其对于父母而言,只要能抓住关键问题.反思个人经验.听从专家建议,自身行为引导,用心琢磨孩子,一般都会找到富有实效的方法.也就是说,要想培育出一个卓越的孩子.父母需要一种更便捷、更实用的指导方法。
文摘 插图:


(9)交往法。
让孩子多和伙伴们一起玩耍,群体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如果个人的意愿与多数人不一致,那么就会被否定。父母应该多让孩子和他的同学、伙伴一起玩耍。因为在同龄人中间,如果孩子一味地任性,他就会被群体所孤立,所以即使在家中,比较任性的孩子当处在群体之中时,他也不会轻易地把任性表现出来。而且,在群体中,那些通情达理、不任性的孩子也会在无形中给任性的孩子以示范,让他们感到任性只会遭人厌弃,而通情达理才会融人群体之中。久而久之,孩子身上任性的毛病就会逐渐淡化。
(10)知识法。
孩子有时任性是因为知识少,认死理,往往把错误的行为当成正确的行为,固执己见。孩子还不易分清坚强与固执,谦让与软弱,勇敢与蛮干的界限。家长要想办法使孩子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孩子知识多了,就会改变自己过去一些错误的做法。
(11)诱导法。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生就的骨头,长成的筋,天生的拧种”,改不了啦。其实不然,孩子毕竟还小,只要诱导得法,完全可以改变他任性的毛病。诱导时要多抓积极因素,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每当孩子要犯拧时,家长就表扬他的优点,孩子听到表扬可能情绪就转过来了。
(12)强化法。
要让孩子感到家长喜欢的是不任性的孩子。当孩子刚要任性发作时,家长可以借以前听话时的例子引导他克制自己,不任性。这样有利于调动孩子自己克服任性的积极性,提高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家长还可以在孩子任性时或任性后,对其任性给予一定的批评或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