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21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 ·ISBN:9787302092131 ·条形码:978730209213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软件工程导论学习辅导 |
 |
|
 |
软件工程导论学习辅导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21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
·ISBN:9787302092131
·条形码:978730209213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全国优秀畅销书,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普通高校本科计算机专业特色教材精选
内容简介 作者编著的《软件工程导论》被国内许多高校选作软件工程课的教材,累计销售约70万册。为配合读者学习软件工程,作者又精心编写了这本学习辅导书。
《软件工程导论学习辅导》正文共10章,每章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系统扼要地复习本单元的重点内容;第二部分给出与本单元内容密切配合的习题;第三部分是习题解答,对典型习题的解答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仔细分析题目,讲解解题思路,从而帮助读者举一反三,学会用软件工程方法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正文后面有两个附录,分别给出了模拟试题和模拟试题答案。读者可以用这些试题自我测试,检验学习效果。
《软件工程导论学习辅导》可以与《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配合使用,也可供学习软件工程课程的读者单独使用,以检测学习效果。
目录 第1章 软件工程概论
1.1 软件危机
1.2 软件工程
1.3 软件生命周期
1.4 软件过程
习题
习题解答
第2章 结构化分析
2.1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2.2 可行性研究过程
2.3 需求分析的任务
2.4 与用户沟通的方法
2.5 分析建模与规格说明
2.6 实体联系图
2.7 数据流图
2.8 数据字典
2.9 状态转换图
2.10 其他图形工具
2.11 验证软件需求
2.12 成本/效益分析
2.13 形式化说明技术
习题
习题解答
第3章 结构化设计
3.1 软件设计的任务
3.2 分析与设计的关系
3.3 设计原理
3.4 度量模块独立性的标准
3.5 启发规则
3.6 描绘软件结构的图形工具
3.7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
3.8 人机界面设计
3.9 过程设计
3.10 过程设计的工具
3.11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
3.12 程序复杂程度的定量度量
习题
习题解条
第4章 结构化实现
4.1 编码
4.2 软件测试基础
4.3 单元测试
4.4 集成测试
4.5 白盒测试技术
4.6 黑盒测试技术
4.7 调试
4.8 软件可靠性
习题
习题解答
第5章 维护
第6章 面向对象方法学引论
第7章 面向对象分析
第8章 面向对象设计
第9章 面向对象实现
第10章 软件项目管理
附录
参考文献
……
序言 《软件工程导论》已经出版了四个版本,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工科电子类专业优秀教材二等奖和一等奖,国内许多高校用它作为软件工程课的教材,累计销售约70万册。在此期间陆续有读者来信索要习题答案或探讨习题解法。确实,软件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好软件工程不仅要深入理解它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学会用软件工程方法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配合读者学习软件工程,编者又精心编写了这本学习辅导书。
本书正文共10章。第1章“软件工程概论”,涵盖教材(第四版,下同)第1章的重点内容;第2章。结构化分析”,涵盖教材第2、3、4章的重点内容;第3章“结构化设计”,涵盖教材第5、6章的重点内容;第4章“结构化实现”,涵盖教材第7章的重点内容;第5章“维护”,涵盖教材第8章的重点内容;第6章“面向对象方法学引论”,涵盖教材第9章的重点内容;第7章”面向对象分析”,涵盖教材第10章的重点内容;第8章“面向对象设计”,涵盖教材第11章的重点内容;第9章“面向对象实现”,涵盖教材第12章的重点内容;第10章“软件项目管理”,涵盖教材第13章的重点内容。
每章均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系统扼要地复习本单元的重点内容;第二部分给出与本单元内容密切配合的习题,其中一些题目与教材上的题目相同,另一些题目是教材上没有的,当然,也有一些教材上的题目没有包含在本书中,可作为软件工程课的练习题,留给读者独立完成;第三部分是习题解答,对典型习题的解答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仔细分析题目,讲解解题思路,从而有助于读者举一反三,学会用软件工程方法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正文后面有两个附录:附录A是模拟试题,共给出三份试卷:附录B是模拟试题答案。读者可以用这些试题自我测试,检验学习效果。
文摘 在计算机系统发展的早期阶段开发软件的个体化特点,使得许多软件工程师对软件开发和维护有不少糊涂认识,在实际工作中或多或少地采用了错误的方法,这是使软件问题发展成软件危机的主要原因。
错误的认识和做法主要表现为,忽视软件需求分析的重要性,认为软件开发就是写程序,轻视软件维护。
事实上,对用户的需求没有完整准确的认识就匆忙着手编写程序,是许多软件开发工程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必须认识到,软件开发和维护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称为软件生命周期),编写程序只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次要的阶段。
另一方面还必须认识到,程序只是完整的软件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软件产品必须由一个完整的配置组成。软件配置主要包括程序、文档和数据等成分。
严酷的事实是,在软件开发的后期阶段引入一个变动比在早期引入同一个变动所需付出的代价高几百倍甚至上千倍。所谓软件维护,就是在软件开发工作已经结束之后在使用现场对软件进行修改。因此,维护是极端艰巨复杂的工作,需要花费很大代价。由此可见,轻视软件维护是一个最大的错误。软件工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减少软件维护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