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统计(第7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页码:69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501964378/9787501964376 ·条形码:9787501964376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行为科学统计(第7版) |
 |
|
 |
行为科学统计(第7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页码:69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501964378/9787501964376
·条形码:978750196437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Statistic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内容简介 《行为科学统计》(第七版)的作者Frederick J.Gravetter和Larry B.Wallnau两位教授正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统计知识清晰地整合到实际的行为科学研究中,以直接、易学、详尽的方法向学生讲授统计学的应用。
作者简介 责任者中文姓名取自版权页
编辑推荐 《行为科学统计》(第七版)解决了各相关专业学生的梦魇——统计学
目录 第Ⅰ部分 简介与描述性统计门
第1章 统计学入门
引言
1.1统计、科学与观察
1.2总体与样本
1.3数据结构、研究方法与统计
1.4变量与测量
1.5统计符号
总结
SPSS
范例1.1
范例1.2
习题
第2章 频数分布
引言
2.1概述
2.2频数分布表
2.3频数分布图
2.4频数分布的形状
2.5百分位数、百分等级与内插法
2.6茎叶图
总结
SPSS
范例2.1
范例2.2
习题
第3章 集中趋势
引言
3.1概述
3.2平均数
3.3中数
3.4众数
3.5选择一种集中趋势测量
3.6集中趋势与分布形状
总结
SPSS
范例3.1
习题
第4章 变异性
引言
4.1概述
4.2全距和四分位距
4.3总体的标准差和方差
4.4样本的标准差和方差
4.5更多关于方差和标准差的知识
4.6对变异性的测量的比较
总结
SPSS
范例4.1
习题
第Ⅱ部分 推论性统计基础
第5章 z分数:分数的位置和标准化分布
引言
5.1z分数介绍
5.2z分数及在分布中的位置
5.3使用z分数将分布标准化
5.4其他基于z分数的标准分布
5.5计算样本的z分数
5.6推论性统计前瞻
总结
SPSS
范例5.1
范例5.2
习题
第6章 概率
引言
6.1概率介绍
6.2概率与正态分布
6.3概率与二项分布
6.4关于推论统计
总结
SPSS
范例6.1
范例6.2
习题
第7章 概率和样本:样本平均数的分布
引言
7.1概述
7.2样本平均数的分布
7.3概率及样本平均数的分布
7.4标准误的进一步讨论
7.5推论性统计前瞻
总结
SPSS
范例7.1
习题
第Ⅲ部分 平均数与平均数差异的推论
第8章 假设检验
引言
8.1假设检验的逻辑
8.2假设检验的不确定性以及误差
8.3假设检验的例子
8.4方向性(单尾)假设检验
8.5关于假设检验:测量效应大小
8.6统计效能
总结
SPSS
范例8.1
范例8.2
习题
第9章 t分数
引言
9.1t分数——代替z分数的一种方法
9.2假设检验和t分数
9.3t检验中效应大小的测量
9.4方向性假设与单尾检验
总结
SPSS
范例9.1
范例9.2
习题
第10章 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
引言
10.1概述
10.2独立测量研究设计的t分数
10.3独立测量t分数的假设检验和效应大小
第11章 两个相关样本的t检验
第12章 估计
第13章 方差分析
第14章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第15章 双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测量)
第Ⅳ部分 相关与非参数检验
第16章 相关
第17章 回归
第18章 卡方检验:拟合度与独立性检验
第19章 二项检验
第20章 顺序数据的统计方法
附录A 统计表格
附录B SPSS使用的简介
附录C 统计的组成结构
附录D 奇数问题的答案
参考文献
……
序言 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总结及解释数据。统计学不仅在自然科学中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同样需要用到统计学知识。因此,对于进行社会行为科学研究来说,统计学是需要掌握的基础科目之一。统计学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只有全面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及统计过程, 才能在研究中更科学地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才能更有效地阐释自己的研究成果。统计学的研究起源于19世纪的西方社会, 中国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全面开始运用统计学仅始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目前已有不少统计学的教科书, 能够真正被学生读懂的教材尚不多见。美国著名教授Frederick J Gravetter与Larry B Wallnau共同编著的2007年版的著作《行为科学统计》(Statistic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一书共4个大部分, 分为20章,包括了社会行为研究学科领域需要的主要统计知识。每章首先介绍统计概念以及相应的统计过程,并引用与行为科学相关的实例讲解对数据的计算以及解释, 同时提供了习题以供读者练习。此书讲解了如何使用SPSS进行相应的统计运算。全书条理清晰,概念明确,较好地结合了公式计算与实际应用,实用性强,既可以作为学校教材,也可以当作可供研究参考的实用手册。在美国,此书再版七次,是较为经典权威的为社会行为科学专业的学生提供的统计学入门教材。在美国教授统计学十余年的过程中,我们采用过多种统计学教科书。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比较,我们认为这是一本讲述最详细、最易懂、最适合初学者学习的统计学教科书。在“万千心理”的提议和鼎力支持下,我们能将此书翻译成中文,使国内的广大读者受益,感到非常荣幸。我们对书中所使用的专业词汇的翻译尽可能地与近期国内出版的翻译文章、著作保持一致,但是也对一些专业词汇的翻译进行了调整,使得意思表达得更精确。尽管我们力求精确地反映原书内容,但是由于水平与时间所限,翻译中还是会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参加本书翻译工作的人员还有夏金雨、夏明珠等人,夏金雨、夏明珠、李松等人参与了全书的修改与打字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文摘 我们将这本书分为了四个部分,每个部分讲述了统计学的一个大的方面。第1部分由第1-4章组成,它概述了统计方法,并重点讨论了描述性统计。为了使我们的讲解更加形象,请你想象一个心理学家,他研究的对象是儿童暴力行为与电视暴力之间的关系。假设这位心理学家得到了一个由50位学龄前儿童组成的样本,并将其分为两组:一组25个儿童每天下午在游戏时间前观看半小时有暴力倾向的电视节目,另一组25个儿童在相同的时间段内观看无暴力倾向的电视节目。然后,心理学家观察儿童在游戏时间的行为,并记录他们在游戏中做出暴力行为的次数。这时,我们的心理学家得到了一组50个数据,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合理地解释这些测量,这就是统计学要做的工作。具体来说,统计方法提供给心理学家一系列数学工具,它们可以用来组织或解释研究结果。当学完这部分的4章之后,你就会对统计的一般目标有了较好的理解,并将熟悉基本的统计术语与符号。另外,你还将熟悉基本的描述性统计技术。特别是,你应该能将一组数据组织为一张表或一幅图,并描述出整组数据的概况。你还应该能报告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集中趋势)以及对变异性的测量(描述了数据是怎样分布在平均数附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