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页码:240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502175320 ·条形码:978750217532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做足你的人情 |
 |
|
 |
做足你的人情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页码:240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502175320
·条形码:978750217532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做足你的人情》内容简介: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是用人情在维系的。所以在做人情方面,一定要做得开。决定去做的人情。一定要做足。人情做足,好人做到底,在他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他帮助,那么,日后你得到的回报将会更大。
没有人情。便没有关系。只有人情做得足。人际关系才会好。人情是人际关系运作的轴线,人与人之间时时刻刻都有着人情交易。以人情始,以人情终。以人情着眼,以人情为皈依。如果抽掉了人情,人际关系网想要维持一分钟都是困难的。
编辑推荐 《做足你的人情》:如何迅速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中国是个讲究人情的国度,许多人做了人情,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其实做人情有两个要领:一个是投其所好;一个是把人情做足。
送礼送出你的人情
宴请请出你的人情
施恩施出你的人情
给面子给出你的人情
关爱给出你的人情
互惠还出你的人情
联络联出你的人情
说话说出你的人情
目录 第一章 送礼送出你的人情
送礼时要注意语言和礼节
通过回赠来做足人情
懂一点儿送礼心理学
在生日时送礼的技巧
病榻前送礼的技巧
娶妻生子时送礼的技巧
送礼可送人所急需之物
送对方合适的礼物
送礼有时可不必亲自出面
第二章 宴请请出你的人情
宴请助你社交成功
邀请他人必须掌握的原则
合理确定宴请地点
学会点一桌好饭菜
明白斟酒的礼仪
饮好开头两杯酒
掌握敬酒的艺术
劝酒时要把握好分寸
学会拒酒的技巧
营造活跃热烈的气氛
宴请不同对象需要有不同的讲究
学会当好宴会主人
注意宴会结束时的细节
第三章 施恩施出你的人情
雪中送炭得人情
买点人情原始股
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轻轻扶他人一把
欣然伸出援助之手
对别人的援助要恰到好处
给予援助要让对方乐于接受
多给予他人仁爱
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人
帮助他人取得成功
学会让对方尝点甜头
掌握欲取先予定律
第四章 给面子给出你的人情
面子问题至关重要
保住他人的面子
给对方一个体面的台阶
看破而不能说破
真诚为他人击掌叫好
学会为别人喝彩
面子是人际交往的“雷区”
给对方留有余地
把对方放在重要的位置
让下属觉得自己很重要
善于给足别人尊严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从心里敬重对方
第五章 关爱给出你的人情
在心中架起一座理解之桥
理解别人不理解的事
关心对方最亲近的人
拥有一颗宽容之心
让自己富有爱心
有情总比无情强
学会以情动人
给予别人充分的信任
多为对方着想
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学会做下属的贴心人
事成与否都要感谢对方
第六章 互惠还出你的人情
别人帮忙后要给予适当的回报
做事要学会投桃报李
适当表达你对别人的感恩
感谢他人要做到及时
人情有“舍”才有“得”
尽量遵守互惠定律
对别人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
求亲戚做事要知恩图报
秉持一颗感恩之心
尽力为朋友帮忙
第七章 联络联出你的人情
经常拜访父母的朋友
常到同事家串串门
善于与下属联络感情
高度重视同事之间的应酬
亲戚之情常走常亲
加强与亲戚之间的联系
与同事之间要以诚相交
正确处理邻里关系
以“乡物”作为媒介
经常进行感情投资
没事也要常联系
第八章 说话说出你的人情
学会讲人情话
加热语言的温度
说话要投其所好
巧妙运用“冷热水”效应
直话不妨转个弯说
委婉让你更具亲和力
学会主动赞扬他人
给遇到不幸的朋友送上一份安慰
掌握愉快进行寒暄的要诀
做一个善解人意的听众
巧妙缩短心灵距离
努力欣赏和肯定他人
第九章 做人情必须注意的禁忌
人情投资不可过度
不以利益大小亲疏朋友
朋友身后不可玩假
最好的关系也得分清你我
为他人办事不得拖延
不可“有事有人,无事无人”
别人领地不要轻易侵入
“空头支票”不可乱开
送礼也要讲究禁忌
说话不可太伤人
别把人情当买卖
……
序言 别让你的成功输在不会做人情上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一句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谚语,深刻地道出了人情在中国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关系社会。有位社会学者讲得好:“关系是民间社会运作的基石,也是某些官场和商场的实际通道和游戏规则,是混迹于中国社会必须的一种‘维生素’。离开了它,许多人就像离开了维生素一样无法生存。”今天的中国,关系对于个人来说仍然非常重要,它既是我们日常生活重要的保障体系,也是个人达到成功所需要的必须因素。如果个人完全不利用关系来获取资源,不利用关系来做任何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有句话讲得好: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决定着个人的成败。
关系对于个人来说如此重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关系高手。君不见,有的人处处得人缘,关系通天下,做起事来四处逢源;有的人则是孤家寡人一个,处处不受欢迎,没有一点人脉,办起事来总是碰壁。为何这样?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是否会做人情。人情是中国人维系群体的最佳手段和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上至达官贵人,下到黎民百姓,不同阶层,不同层次,方方面面的人都需要人情作为纽带来缔结关系。会做人情者成为关系高手,不会做人情者则是关系低能儿。
人情做得足,关系才会好。没有人情,便没有关系。人情既是关系社会运作的轴线,也是维护个人关系网运作的不成文制度。关系之所以能够维系,完全依靠有序的人情往来。
文摘 送礼时特别要讲究语言的表达,平和友善、落落大方的动作配合着得体的语言表达,才能使受礼方乐于接受礼物。那种做贼似的悄悄将礼品置于桌下或房间的某个角落,不仅达不到馈赠的目的,甚至会适得其反。
一般来说,在呈上礼物时,送礼者应站着,双手把礼品递送到受礼人手中,并说上一句得体的话。
送礼时的寒暄一般应与送礼的目的相吻合,如送生日礼物时,说一句“祝您生日快乐”,送结婚礼物时说一句“祝两位百年好合”等,拜年送礼时可以说一句“新年好”。
送礼时,有人喜欢强调自己礼品的微薄,如“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请笑纳”、“这是我们的一点小心意,请收下”。其实,这种时候你完全可以说出自己在礼品上所花的心思,以表示自己的诚意,如“这是我特意为您挑选的”。
一般而言,送礼时运用谦和得体的语言,会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气氛,无形中增加相互间的友谊。但过分的谦虚最好避免,如“微薄”、“不成敬意”或“很对不起”等,这可能会引起对方的轻视。
当然,如果在赠送时以一种近乎骄傲的口吻说:“这可是很贵重的东西!”这也不合适。在对所赠送的礼品进行介绍时,应该强调自己对受赠一方所怀有的好感与情义,而不是强调礼品的实际价值。否则,就会显得重礼轻义了,会让对方觉得你是在炫耀,如此一来,好端端的情义礼品,反而被你的一番话给糟蹋了,那岂不冤枉?
有些人到对方家中拜访直到要离开时,才想起该送的礼品,在门口拿出礼品时,受礼人却因为谦逊、客套而不肯接受,此时在门口推推扯扯,显得颇为狼狈。
避免这种情况的办法是:一进门,寒暄几旬句奉上礼品,这样就不会出现因为对方客套而不收礼的尴尬情形。如果错过了在门口送礼的时机,不妨等坐定后,在受礼人倒茶的时候再送。此时,不仅不会打断原来谈话的兴头,反而还可以增加一些话题。
拒绝收礼通常是不被允许的,除非所送礼物违反了礼貌的规定。出现这种情况时,受礼者应当委婉而又坚决地拒绝收礼,如果送礼者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应当向他暗示一下礼物不妥的原因。
这时,馈赠者不要太勉强,也不要动怒,更不要随口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免恶化双方的关系。正确的做法是,送礼者稍作解释或表示歉意后,把礼品带走。然后,分析一下受礼者拒收的原因,之后再采取相应的行动,则不失为一种良策。正视拒收、处理得当,照样可以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此外,送礼还要讲究恰当的礼节。
一般来说,礼物是一种能使人愉悦的东西,所以我们都乐意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