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科学与自然 >

航空发动机原理

2010-02-08 
基本信息·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46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航空发动机原理 去商家看看
航空发动机原理 去商家看看

 航空发动机原理


基本信息·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46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
·ISBN:9787561218846
·条形码:978756121884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国防科工委十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航空发动机原理》共分10章,前8章对航空燃气发动机进行了介绍,第9章介绍了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风扇压气机的气动不稳定工作状态,及进气畸变对发动机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第10章介绍了超燃冲压发动机。
编辑推荐 《航空发动机原理》以国内外综合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最新技术为着眼点,系统而重点地阐述了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螺桨发动机和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参数选择、性能计算以及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压缩系统的气动稳定性等内容。
目录
第1章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主要类型及其性能指标
1.1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主要类型
1.2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性能指标
1.3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推力
1.4 分别排气涡扇发动机的推力
1.5 涡轮螺桨发动机的推力
1.6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能量转化和效率
1.7 小结
习题
第2章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进气道
2.1 进气道的主要特性参数
2.2 亚声速进气道
2.3 超声速进气道的类型和主要特点
2.4 超声速外压式进气道的阻力
2.5 超声速外压式进气道不稳定工作状态——喘振和痒振
2.6 不可调超声速外压式进气道的节流特性
2.7 几何不可调超声速外压式进气道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
2.8 超声速外压式进气道的调节
2.9 进气道的调节实例
2.10 进气道在飞机上的布局和攻角对总压恢复系数的影响
2.11 几种特殊形式的进气道
2.12 小结
习题
第3章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尾喷管
3.1 收敛尾喷管
3.2 影响收敛尾喷管流量系数和推力系数的因素
3.3 轴对称收敛-扩张尾喷管
3.4 引射尾喷管
3.5 轴对称塞式尾喷管
3.6 非轴对称尾喷管及二元尾喷管
3.7 尾喷管的尾部阻力概念
3.8 推力矢量尾喷管
3.9 小结
习题
第4章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热力循环分析
4.1 理想循环
4.2 加力式涡喷发动机的理想循环
4.3 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4.4 涡扇发动机内、外涵问循环功的最佳分配
4.5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变循环及组合循环概念
4.6 小结
习题
第5章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设计点气动热力计算与分析
5.1 设计点气动热力计算的目的
5.2 等熵绝热过程的计算方法
5.3 燃烧室油气比的计算方法
5.4 燃气涡轮发动机设计点气动热力计算
5.5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设计参数选择
5.6 涡扇发动机设计参数的选择
5.7 涡轮螺桨发动机设计参数的选择
5.8 涡轮螺桨发动机设汁点气动热力计算及其结果分析
5.9 小结
习题
第6章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部件的共同工作和调节规律
6.1 几何不可调单轴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共同工作
6.2 单轴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调节规律
6.3 双轴燃气涡轮发动机部件的共同工作
6.4 双轴燃气涡轮发动机最大状态的调节规律
6.5 分别排气涡扇发动机部件的共同工作
6.6 混合排气涡扇发动机部件的共同工作
第1章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主要类型及其性能指标
1.1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主要类型
1.2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性能指标
1.3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推力
1.4 分别排气涡扇发动机的推力
1.5 涡轮螺桨发动机的推力
1.6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能量转化和效率
1.7 小结
习题
第2章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进气道
2.1 进气道的主要特性参数
2.2 亚声速进气道
2.3 超声速进气道的类型和主要特点
2.4 超声速外压式进气道的阻力
2.5 超声速外压式进气道不稳定工作状态——喘振和痒振
2.6 不可调超声速外压式进气道的节流特性
2.7 几何不可调超声速外压式进气道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
2.8 超声速外压式进气道的调节
2.9 进气道的调节实例
2.10 进气道在飞机上的布局和攻角对总压恢复系数的影响
2.11 几种特殊形式的进气道
2.12 小结
习题
第3章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尾喷管
3.1 收敛尾喷管
3.2 影响收敛尾喷管流量系数和推力系数的因素
3.3 轴对称收敛-扩张尾喷管
3.4 引射尾喷管
3.5 轴对称塞式尾喷管
3.6 非轴对称尾喷管及二元尾喷管
3.7 尾喷管的尾部阻力概念
3.8 推力矢量尾喷管
3.9 小结
习题
第4章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热力循环分析
4.1 理想循环
4.2 加力式涡喷发动机的理想循环
4.3 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4.4 涡扇发动机内、外涵问循环功的最佳分配
4.5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变循环及组合循环概念
4.6 小结
习题
第5章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设计点气动热力计算与分析
5.1 设计点气动热力计算的目的
5.2 等熵绝热过程的计算方法
5.3 燃烧室油气比的计算方法
5.4 燃气涡轮发动机设计点气动热力计算
5.5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设计参数选择
5.6 涡扇发动机设计参数的选择
5.7 涡轮螺桨发动机设计参数的选择
5.8 涡轮螺桨发动机设汁点气动热力计算及其结果分析
5.9 小结
习题
第6章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部件的共同工作和调节规律
6.1 几何不可调单轴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共同工作
6.2 单轴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调节规律
6.3 双轴燃气涡轮发动机部件的共同工作
6.4 双轴燃气涡轮发动机最大状态的调节规律
6.5 分别排气涡扇发动机部件的共同工作
6.6 混合排气涡扇发动机部件的共同工作
6.7 涡轮螺桨和涡轮轴发动机的调节规律以及部件的共同工作
6.8 小结
习题
第7章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特性
7.1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特性的一般概念
7.2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特性获取方法
7.3 发动机特性的通用计算方法
7.4 发动机特性的近似计算方法
7.5 燃气涡扇发动机速度特性与高度特性分析
7.6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节流特性
7.7 涡轮螺桨发动机的速度特性和高度特性
7.8 用相似理论换算发动机的特性
7.9 小结
习题
第8章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过渡工作状态
8.1 单轴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加速过程
8.2 单轴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减速过程
8.3 双轴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加、减速过程的特点
8.4 涡轮螺桨发动机的加、减速过程的特点
8.5 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起动过程
8.6 发动机过渡态的数值模拟
8.7 小结
习题
第9章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压缩系统的气动稳定性
9.1 风扇和压气机的不稳定工作状态
9.2 稳定性裕度
9.3 进气总压畸变对发动机气动稳定性的影响
9.4 进气总温畸变对发动机稳定性的影响
9.5 进口总温总压组合畸变对发动机气动稳定性的影响
9.6 相容性评估简介
9.7 进气畸变对压气机稳定性影响的分析技术
9.8 小结
习题
第10章 超声速燃烧冲压发动机
10.1 冲压发动机的主要类型
10.2 超燃冲压发动机实际循环
10.3 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推力和主要性能参数
10.4 超燃冲压发动机气动热力计算
10.5 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进气道
10.6 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燃烧室
10.7 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尾喷管
10.8 超燃冲压推进系统的特性
10.9 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
序言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 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工业和技术基础, 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国防科技工业广大干部职工在知识的传承、科技的攀登与时代的洗礼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研制、生产了大量武器装备,满足了我军由单一陆军,发展成为包括空军、海军、第二炮兵和其他技术兵种在内的合成军队的需要,特别是在尖端技术方面,成功地掌握了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人造卫星和核潜艇技术, 使我军拥有了一批克敌制胜的高技术武器装备,使我国成
文摘 燃气涡轮发动机与活塞式发动机不同之处在于:活塞式发动机工作时,空气是问断地进入汽缸的,气体的压缩、燃烧和膨胀过程发生在同一汽缸中;而燃气涡轮发动机工作时,空气是连续不断地被吸人,气体的压缩、燃烧和膨胀过程分别在压气机、燃烧室、涡轮或尾喷管等不同部件中进行。活塞式发动机靠大尺寸的螺旋桨推动飞机前进。随着飞行速度增加,特别是接近声速时,飞机的阻力急剧增大,要求大幅度地增大发动机的功率,活塞式发动机功率的增加,主要依靠加大汽缸尺寸和数目,这样就加大了发动机的重量和尺寸。此外,在飞机飞行速度达到800~850 km/h时,螺旋桨的效率开始明显下降,使其产生的推力下降,无法满足进一步提高飞行速度的要求。这正足活塞式发动机不能突破“音障”的原因。与之相比,燃气涡轮发动机的重量显著减少,并且取消了螺旋桨,在很大的飞行速度范围内,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推力是随着飞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这样使飞机的飞行速度不但突破了“音障”,而且已超过声速3倍以上。
燃气发生器出口的高温高压燃气在尾喷管中膨胀加速,向后方高速喷射,产生反作川推力。在相同的燃气发生器条件下,可将燃气涡轮发动机燃气发生器出口的部分或大部分可用功,通过动力涡轮转变为轴功。轴功驱动螺旋桨的发动机就成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可简称为涡轮螺桨发动机;轴功驱动外涵压气机(常称为风扇)的发动机就成为涡轮风扇发动机,可简称为涡扇发动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