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83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 ·ISBN:9787561754283 ·条形码:9787561754283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求职面试500句应对制胜策略 |
 |
|
 |
求职面试500句应对制胜策略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83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
·ISBN:9787561754283
·条形码:978756175428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著名HR专家倾心力作,全面详细破解面试奥秘!
面试,作为人力资源选拔和录用中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正日益受到组织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视。虽然目前人力资源选拔的方式有许多种,但面试毫无疑义已成为最主要的选拔手段。无论哪一类别的组织机构或是哪一等级的职位招聘,不经过面试仅通过其他测评手段而直接录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求职面试500句应对制胜策略》收录了求职面试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500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作者简介 刘大卫,华东师范大学博士(人力资源方向),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1989年起从事猎头工作,曾先后在中国及新加坡的三家著名咨询公司工作,1995年起创办上海专才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上海市人才中介服务许可证0060号),为数百家世界500强公司及中国上市公司与集团公司提供专业人才推荐、管理咨询和管理培训服务,1998年起至今担任60余家跨国公司及国有、民营集团首席人力资源顾问。
现兼任上海专才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顾问,同时兼任多所著名大学人力资源专业兼职教授、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人才中介行业协会第一届副会长、上海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企业家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注册高级人力资源专家(SPHR)。出版有《外企求职致胜术》、《高校毕业生如何加盟外资企业》、《学会做老板学会做雇员》等专著9本,发表文章400万字,接受媒体采访200余次。10多年来应邀在全国举办各类职业指导、面试指导、人力资源管理等讲座500余场。
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被媒体评为“中国人力资源最具影响力人物”,2005年被上海企业家联合会评为“上海优秀管理咨询师”,2005年荣获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中国著名管理咨询师”荣誉称号,2004年被美国认证协会授予“精英教授奖”。
编辑推荐 著名HR专家倾心力作,全面详细破解面试奥秘!
面试,作为人力资源选拔和录用中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正日益受到组织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视。虽然目前人力资源选拔的方式有许多种,但面试毫无疑义已成为最主要的选拔手段。无论哪一类别的组织机构或是哪一等级的职位招聘,不经过面试仅通过其他测评手段直而接录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因此,无论人力资源测评手段有多么先进和丰富多彩,面试的重要作用是勿庸置疑的。
目录 上篇:关于面试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关于面试的一些常识
第一节 面试概述
第二节 面试的种类
第三节 面试中的“常胜将军”
第二章 求职面试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 接到面试通知后
第二节 注意你的“第一印象”
第三节 面试的语言掌握
第四节 看透主考官
第三章 面试问句类型及面试程序
第一节 面试问句类型
第二节 面试程序
下篇:面试常见问题分类详析及其应对策略
第四章 关于个人的问题
第一节 个人与家庭
第二节 关于教育背景
第三节 个人兴趣爱好
第四节 关于个性问题
第五章 关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节 决策能力
第二节 冲突解决能力
第三节 自我管理能力
第四节 压力管理能力
第五节 沟通能力
第六节 综合能力
第六章 关于个人技能与经验
第一节 专业知识与技能
第二节 专业实习与专业学习经历
第三节 综合能力
第七章 关于业务热情方面
第一节 关于职业热情
第二节 关于公司
第三节 关于工作
第四节 关于长期性
第八章 工作态度与职业道德
第一节 工作态度
第二节 职业道德
第九章 关于未来的工作
第一节 未来目标
第二节 离职原因
第三节 薪水期望
第四节 加盟的可能性
第十章 关于工作中的创造力和领导力
第一节 适应性
第二节 领导力
第三节 创造力
第十一章 关于各方面的平衡
第一节 事业、家庭平衡
第二节 工作情绪平衡
第三节 工作压力平衡
第四节 人际关系平衡
第十二章 关于管理模式
第一节 管理哲学
第二节 管理能力
第三节 用人之道
第四节 客户管理
第十三章 比较敏感的问题
参考书目
……
序言 面试,作为人力资源选拔和录用中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正日益受到组织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视。虽然目前人力资源选拔的方式有许多种,但面试毫无疑义已成为最主要的选拔手段。无论哪一类别的组织机构或是哪一等级的职位招聘,不经过面试仅通过其他测评手段而直接录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因此,无论人力资源测评手段有多么先进和丰富多彩,面试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由于主考官的组织机构和职位各异,其性格、对人的要求有着诸多不同,导致面试成为一大难。面试之难,不仅在于求职者,也在于主考官。归纳起来,面试之难有五点:
一是涉及面广。面试的问题会涉及哪些方面?通常的指导面试的书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使得求职者在准备时往往无所适从;而更多的则是把问题集中在针对求职者个人方面,这样就有可能忽略了其他方面的问题。例如,流行颇广的《外企面试常见问题及解答(汉英对照)》一书把面试的问题分为下列十二个大类:(1)职业热情;(2)动机和目的;(3)技能和经验;(4)努力和职业作风;(5)创造能力和领导才能;(6)适应工作的能力;(7)个性与社会协调能力;(8)经营管理方式和交际技巧;(9)解决问题的能力;(。10)工作成就;(11)职业抱负;(12)个人兴趣和爱好。另一本甚为流行的《求职面试--201个常见问题巧答》则把面试可能涉及的问题归纳为:(1)可公开的个人信息;(2)对公司情况的了解;(3)闲聊;(4)个人方面;(5)教育;(6)工作经验;(7)行为方面;(8)承受压力,共八大方面的问题。还有一本《世界500强选人标准》则归纳出了下列七大方面的问题:(1)进取心与热情;(2)沟通技能;(3)成功经历;(4)理性思考过程;(5)成熟度;(6)计划与组织;(7)面对压力。这些书的分类都是针对求职者个人来进行问题的分类的。
随着用人单位人力资源使用成本的不断上扬,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和录用员工的过程中都十分小心谨慎,在甄选过程中可谓煞费苦心,往往挖空心思甚至绞尽脑汁来设计各式各样的题目,希望能藉此降低选拔过程中的失误率和风险度。所以说面试的难度在大大提高,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可以说是彼此斗智斗勇,称之为“智力大比拼”也实不为过。
二是受多方因素的影响。面试时求职者受外部环境、个人情绪、衣着乃至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很难进行完全充分的面试准备。
文摘 第二节注意你的“第一印象”
求职者映入主考官眼帘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有时甚至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不少主持面试的主考官在一起交流时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有时候我一见到这样的求职者就已不想面试了。”足见“第一印象”之重要。
1.不该带的东西尽量不带
一次,一位应征工程部经理的求职者来参加面试。他抵达时距面试时间尚早,便去招聘公司办公楼下的百货商厦逛逛,恰逢商厦食品廊搞促销,他便在其中大“淘”便宜货。轮到他面试时,只见他满头大汗提着大包小包,拎着好几个马夹袋兴冲冲地走了进来,马夹袋中还散发出阵阵海鲜干货的腥味。这顿然使他的个人形象大打折扣。
更有趣的是一位电脑业求职者。他参加面试进门时身上背着一个硕大的行李包,这引起了主考官的极大关注和好奇,“请您出示一下有关的证件和证书”,主考官见他刚坐下便不假思索地发问。只见他十分吃力地放下行李包,打开包后行李包不慎倒地,掉出几副扑克牌。只见这位求职者慌不迭地边拾起地上的扑克牌,边涨红了脸不好意思地解释道:“我马上要去出差。”虽然他的解释有点合乎情理,但无论如何扑克牌还是放在包内较为“安全”的地方,至少放在不会在主考官面前“亮相”的地方为好。
建议求职者在面试时不该带的东西最好别带,必定要带的东西也要精心选择。
2.衣着、举止要符合职位特征
一家日本公司招募一位模具车间的主管。一位多方面符合条件的求职者在参加面试时身着羊绒大衣、戴着金丝边眼镜,衣冠楚楚地出现在日籍主考官面前,令日籍主考官满腹狐疑:“莫不是今天这位是来应聘节目主持人的?”其实除了服装之外,身上的饰物、随身携带的包袋都会反映出求职者对所申请的这份工作的理解和体会,从而对主考官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