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家庭 >

初中三年,决定孩子的未来

2010-02-06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24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219064500/9787219064504 ·条形码:9787219064504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初中三年,决定孩子的未来 去商家看看
初中三年,决定孩子的未来 去商家看看

 初中三年,决定孩子的未来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24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219064500/9787219064504
·条形码:978721906450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初中生处于一个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关键阶段,如何让孩子健康走过青春期,初中三年显得尤为关键。13至16岁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教育、学习决定孩子的未来。作为家长,只有把握好初中三年的黄金期,我们的孩子才会按照其本身的特点和潜能健康成长。
《初中三年决定孩子的未来》以13至16岁的初中孩子为特定的对象,将家长、老师们关心的孩子的教育问题作为阐述的内容,从孩子学习、心理、生活、考学、就业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结合典型的事例,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指引家长们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初中三年这关键的成长期。
书中不乏新颖独到的家教心得,指向性强,是一本实用性强的家教读本。
作者简介 东子,原名范景宇。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家教畅销书作家,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研究20年,出版了《中国母亲教育批判》、《父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最快乐的家教》、《快乐教育18法》、《中国式父教》、《中国式身教》、《象牙塔内的心结》、《新世纪中学生心理问答360例》、《打开心窗》、《亲子天空》、《为自己喝彩》、《应试之外别样路》等教育学、心理学著作20部。应邀为北京、广州、大连、西安、杭州、青岛、长沙、重庆、南京等地学生家长作家庭教育报告1000多场,举办“亲子教育”80多期。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大公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家庭》杂志、《成功》杂志、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天津卫视、北京卫视等海内外800多家媒体报道过其事迹和教育理念。
东子不仅是家庭教育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还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他的女儿范姜国一用3年半时间读完小学,连跳两级升入初中,9岁出版了自传体纪实作品《玩过小学》,畅销海峡两岸,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编辑推荐 基础有多牢,大厦才能有多高,好习惯在初中形成,好命运从初中开始。
一位培养出自强自立、品学兼优孩子的家长,一位出版20部著作的教育专家告诉你——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初中三年的关键期。
初中阶段对于一个孩子知识兴趣的培养、人生价值观的培养、为人处事、心理塑造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阶段,孩子的基础有多牢固将决定孩子未来所能到达的高度。初中阶段如何教育、引导孩子,有很多问题和方法值得家长和老师们关注,东子作为一个成功的理论和实践教育家,在这方面有丰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家长和老师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目录
第一章 不一定要上大学,但一定要读初中
1.初中阶段是求学期间最重要的阶段
2.成功和上大学没有必然联系
3.不要让孩子为了考大学而学习
4.初中学生的考试之苦乐
5.初中生也有“玩”的权利
6.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7.荒废初中遗憾终生
8.初中阶段改变孩子的一生

第二章 好习惯在初中形成,好命运从初中开始
1.家风是塑造孩子的无形力量
2.教孩子学会合理支配时间
3.让孩子做到诚实守信
4.让孩子学会质疑
5.要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
6.告诉孩子合理使用钱财会终生受益
7.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8.告诉孩子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9.让“劳动光荣”永驻孩子心田
10.不一样的开端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11.让文明礼貌与孩子同行
12.要孩子明白,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第三章 好分数不如好思维,好成绩不如好见识
1.鲜活的思维千金难买
2.做个“我要学”的好学生
3.同别人家的孩子比要看纵横
4.成绩好的孩子将来不一定是人才
5.要理性对待孩子的分数
6.不合理期望只会给孩子增压
7.让孩子多看些有益的课外书
8.看电视也是一种学习
9.电脑是最好的学习工具
10.要多带孩子外出旅游
11.“失败”的历练也是一种学习

第四章 大学不是铁饭碗,能力才是生存之本
1.沟通能力也很重要
2.果敢坚强不能缺少
3.适应能力拓展生存空间
4.语言表达展现自我魅力
5.创新能力拓宽美好未来
6.写作能力能够锦上添花
7.学习能力使人终生受益
8.决断能力为人生添彩
9.吃苦能力必须具备
10.意志力不容忽视
11.抗挫折能力步履更坚
12.让孩子学会“推销”自己
13.做事执著也是一种能力

第五章 阳光心理身体棒,身心健康才亮丽
1.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2.平常心是幸福之源
3.关注孩子的青春期
4.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5.正视孩子的叛逆行为
6.尊重孩子的隐私
7.理性对待孩子撒谎
8.如何预防孩子上网成瘾
9.教育孩子克服自私心理
10.培养孩子宽容的胸襟
11.教育孩子知道体谅父母
12.帮孩子树立自信心
13.教育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14.培养孩子做个快乐的人

第六章 安全教育,打造孩子保护圈
1.安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
2.让孩子在运动时懂得保护自己
3.教会孩子应对意外伤害
4.灾害来临时,孩子如何自救
5.告诉孩子,见义勇为要量力而行
6.人际交往中的防范意识

第七章 基础有多牢,大厦才有多高
1.家长的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
2.爱心是健康人生必备的品质
3.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4.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5.孩子法律意识要拥有
6.孩子合作意识不能忘
7.孩子环保意识要树立
8.满足孩子需求要有度
9.父母教育观点要一致
10.要学会向孩子道歉
11.要赏识你的孩子
12.父亲教育不可缺失
……
序言 经常有家长问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哪个阶段最重要。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很难,因为每个阶段都很重要,人生犹如链条,是一环扣一环的,哪一环断了都不行。但细思量,相对而言,初中阶段要比幼儿期、小学和高中阶段更重要一些。
因为初中阶段是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
就比如一根链条,如果从离某一头很近的地方断了,一是容易修复,二是舍去短头,长头尚可利用。而如果从中间断了,可能就废弃了。
在幼儿期间和小学期间养成的好习惯,在初中阶段可以得到很好的巩固,而坏习惯也可以得到及时的矫正,因为此前所形成的习惯尚不稳定。但过了初中阶段,孩子的发展就具备了一定的稳定性,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常说的“定型了”,一个人一旦“定了型”,以后就很难改变了。
孩子从小学进入初中,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重大转折,是人生任何阶段都无可比拟的转折。这是因为:
首先,孩子的身体发育进入第二个高峰期。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全身发育迅速,逐渐成熟起来。由于骨骸和肌肉发育较快,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性腺发育与性激素分泌的逐渐增加,使生殖器各部有了明显的变化。从外形上看,一个小大人出现了。
其次,在心理上,这些孩子出现成人感,独立性也日渐增强。他们开始讨厌老师、父母对他们过多的照顾和过细的要求,有时甚至会产生反感。这阶段,孩子逆反心理最重,自己的主见频出,但也常常过分地自以为是。
初中阶段,是儿童向青年过渡时期,他们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初中阶级也是孩子们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有很多的善恶标准,其中有些是正确的,也有些是错误的。由于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心理活动,行为的自觉性有所增强。孩子们的个性和习惯以及观念也在改变,也就是说,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日益形成。
文摘 第一章 不一定要上大学,但一定要读初中
1.初中阶段是求学期间最重要的阶段
从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到初显成熟的初中生,伴随着成长的脚步,孩子们在继续着美好人生的旅途。
在初中,学生主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教育形式,在孩子们的初中阶段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初中阶段是夯实各项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是人生观确立的重要时期,是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初中学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这个年龄阶段是身心发展突变的时期,不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存在着不少特殊矛盾,家庭教育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在以下几方面给予特殊的关注。
政治素质方面
政治素质是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青少年政治素质的高低,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对国内外政治时事了解越充分,他的视角、眼界和处事的灵活程度就越高。
初中生政治素质的培养主要来自学校政治课程,但由于现行的政治教材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为目标,对于时政新闻涉及较少,使得学生的政治视野比较狭窄。
由于初中生面临着中考,课业压力比较大,用于学习的时间较多,而同时家长往往过于关注分数成绩,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使得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课外的信息,特别是一些时政信息,造成了学生的基本政治素质偏低。
家长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孩子的政治素质,鼓励孩子关心国际和国内的时政新闻,让孩子多看一些新闻报道或纪实性的电视节目,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一切机会来开阔孩子的视野。
道德素质方面
初中阶段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导和帮助孩子们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生上初中后面临更大的学习和升学压力,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渴望,远远高于他们的集体意识。他们往往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学习上,除学习以外的活动和工作都被看做是“没有必要参与”“对我升学没有帮助”甚至是“不务正业”的事情。
与此同时,由于升学的压力,学校和家长在评价学生时,也往往将学习成绩作为最重要的标准。在不知不觉中营造出一种“闭门只读课本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氛围,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孩子树立集体意识。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规。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