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评估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26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787040247756 ·条形码:978704024775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社会工作评估 |
 |
|
 |
社会工作评估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26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787040247756
·条形码:978704024775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社会工作评估》是社会工作实务系列的收官教材,由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资深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编撰。全书分为四部分,涉及十二个主题。第一部分,介绍基础知识,包括“导论”和“社会工作评估的伦理”两章,前者说明社会工作评估的含义、社会背景、方法范式、基本架构等内容,后者涉及社会工作的伦理、社会研究的伦理、社会工作评估的伦理困境等议题。第二部分,说明评估方法,由“社会工作评估的一般过程”和四章具体方法组成。“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问卷调查”、“质性研究”和“非接触性研究”等代表性方法在此都有专门描述,本部分是社会工作评估的技术基础。第三部分,体现核心内涵,包括“需求评估”、“方案开发”、“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四章,分别说明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不同阶段的评估内容,是社会工作评估的关键部分。第四部分即第十二章“社会工作评估在中国的发展”,结合外来经验和本土现实,描析本土发展,对社会工作评估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简单梳理,对其必要性及限制、发展路径等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社会工作评估》涵盖了社会工作评估的诸多方面,对规范社会工作实务,提升教学工作者、实务工作者和政府部门工作者的社会工作素养,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编辑推荐 《社会工作评估》涵盖了社会工作评估的诸多方面,对规范社会工作实务,提升教学工作者、实务工作者和政府部门工作者的社会工作素养,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全书主要分为导论、社会工作评估的伦理、社会工作评估的一般过程、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等十二章内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社会工作评估的含义
一、社会工作
二、社会工作研究
三、社会工作评估的概念
四、社会工作评估的本质
第二节 社会工作评估发展的社会背景
一、福利意识形态与社会政策理念的变化
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要求
三、社会研究方法体系发展的推进
四、社会工作评估的类型
第三节 社会工作评估的方法论及范式
一、方法论基础
二、研究范式
第四节 社会工作评估的基本架构
一、评估主体
二、评估对象
三、评估目标
四、评估方法
第五节 社会工作评估的主要功能
一、促进社会服务的发展
二、社会交代
三、服务提供者的自我发展
四、促进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
第二章 社会工作评估的伦理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伦理
一、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二、社会工作的行为守则
第二节 社会研究的伦理
一、客观性和诚实性
二、自愿参与和知情同意
三、参与者无伤害
四、匿名和保密
五、价值中立
六、评估研究者身份
七、研究结果的公开和分享
八、其他伦理事项
第三节 社会工作评估的伦理困境与伦理决策
一、伦理困境
二、伦理决策
第三章 社会工作评估的一般过程
第一节 开始准备阶段
一、接受委托和明确评估目的
二、明确评估焦点和问题
三、制订评估计划
四、签订评估协议
第二节 实施阶段
一、进入现场
二、搜集和分析资料
第三节 总结和应用阶段
一、撰写评估报告
二、应用评估结果
第四章 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
第一节 实验研究
一、基本概念
二、研究目的
三、主要类型
四、效度
第二节 实验研究的逻辑与程序
一、研究逻辑
二、研究程序
三、工作细项
四、方法评述
第三节 准实验研究
一、基本类型
二、基本特点
三、效度
四、案例
第四节 单一个案设计
一、基本内涵
二、主要类型
第五章 问卷调查
第一节 问卷的类型与结构
一、问卷类型
二、问卷结构
第二节 问卷设计
一、设计原则
二、设计步骤
三、问题次序
第三节 资料搜集
一、访问准备
二、访问技术
三、质量控制
第四节 资料分析
一、资料输入
二、资料审核
三、常用统计分析
第六章 质性研究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基本内涵
二、基础理论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抽样方式
三、研究计划
第三节 资料搜集
一、访谈
二、焦点小组
三、观察
第四节 资料分析
一、编码
二、分析
三、可信度检测
第五节 行动研究
一、定义
二、基本特点
三、研究步骤
第七章 非接触性研究
第一节 内容分析
一、基本概念
二、分析主题
三、分析程序
四、方法评述
五、研究案例
第二节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一、基本要素
二、分析程序
三、方法评述
四、研究案例
第三节 历史比较研究
一、基本特点
二、主要类型
三、分析程序
四、研究案例
第八章 需求评估
第一节 把握需求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工作中的“社会人”
二、一般需求
三、特殊需求
四、社会需求
五、社会工作中需求的特性
第二节 领悟需求测量的要领
一、需求评估的界定
二、需求主体
三、测量方法
四、需求不足
第三节 剖析需求不足的原因机制
一、需求不足的操作化
二、需求不足的原因视角
三、原因机制的解析:案例说明
第四节 认清影响需求评估的因素
一、评估主体
二、价值伦理
三、评估对象
四、评估方法
五、评估目标
六、评估资源
第九章 方案开发
第一节 把握方案的含义
一、方案内涵
二、方案种类
三、方案特点
第二节 形成候选方案
一、确定目标
二、选择开发模式
三、把握方案的结构和内容
第三节 进行方案选择
一、选择原则
二、影响因素
三、方案决策
第十章 过程评估
第一节 把握过程评估的内涵和类型
一、基本内涵
二、主要类型
第二节 明确过程评估的工作步骤
一、确定评估时间
二、需要考虑的因素
三、提出研究问题
四、资料搜集
五、资料分析和报告
六、评估者的态度
第三节 了解过程评估的实施模式
一、服务对象改变的过程评估
二、服务计划执行的过程评估
三、研究案例
第十一章 结果评估
第一节 把握结果评估的含义
一、结果的含义
二、结果评估
第二节 熟悉结果测量的主要方法
一、测量的基本含义
二、测量方法
第三节 领悟基于结果的评估模型
一、效果评估
二、影响评估
三、收益-成本评估
第十二章 社会工作评估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社会工作评估的历史与现状
一、中国社会服务发展状况
二、中国社会服务评估状况
三、中国社会服务评估的反思
第二节 中国社会工作评估发展的必要性及限制
一、中国社会工作评估发展的必要性及机会
二、中国社会工作评估发展的限制
第三节 社会工作评估在中国的发展路径
一、建立社会工作评估制度
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与研究的整合
三、社会工作专业化和本土化的整合
后记
……
文摘 第一章商务谈判概述
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秉持助人价值观,运用专业方法,帮助和协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发展能力,促进其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活动。社会工作者及社会服务机构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何改进服务以更有效地实现目标,都需要对社会工作实践有一个科学和客观的认识。社会工作评估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
第一节社会工作评估的含义
社会工作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工作评估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基础性步骤,对提升服务和以更系统、更科学、更可靠的方式展示公信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专业的助人活动,它与其他助人活动的不同之处在于秉持特殊理念,运用专业方法,努力有效地实现助人目标。在这里,特殊理念和专业方法都是基础和手段,“有效地助人”是根本目标。“有效地助人”具有理性色彩,其内涵是用尽可能少的社会资源去更快更好地协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恢复社会功能,进而实现其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在这里,社会资源包括社会工作者投入的人力、使用的物质资源、动用的社会支持网络等,而“有效的”服务则包括确实是帮人之所需,更快地帮助和协助其走出困境,使其增强抗御和对付外在压力的能力,等等。也就是说,社会工作旨在更快更好地帮助和协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同时又要求尽量减少社会资源的投入。
社会工作的这种理性思维与其“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并不矛盾。社会工作的“以人为本”是指社会工作者的活动要从帮助服务对象、一切有利于服务的理念出发。尽量减少社会资源的无谓投入,包含尽快帮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和在一定社会资源投入下更有效地克服困难、得到发展。这当然也是从有利于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的。
在现代社会,社会工作是一种专门助人的职业和专业。社会工作者不是利用自己的私人资源,而是主要运用政府的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服务。这样,无论面对政府还是面对社会,社会工作者都要表现出自己服务的有效性,有效服务也因此成为社会工作这一职业和专业的合法性基础。因此,无论从专业服务追求还是从社会要求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者都必须提供有效的服务。
提供有效的服务并不是自然而然就可以实现的。当然,坚定的专业价值观、训练有素的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者有效提供服务的基础。但是,社会工作不是按图索骥的教条,服务对象所遇困难的复杂性,社会环境的复杂与变动,社会工作过程的动态特征,都使社会工作者提供有效服务充满变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