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俄罗斯精神

2010-02-01 
基本信息·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页码:23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7509003156/9787509003152 ·条形码:9787509003152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俄罗斯精神 去商家看看
俄罗斯精神 去商家看看

 俄罗斯精神


基本信息·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页码:23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7509003156/9787509003152
·条形码:978750900315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大国精神系列丛书
·图书品牌:北京博雅书房

内容简介 1917年的十月革命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两件意义深远的重大事件,不仅改变了俄罗斯国家的发展轨迹,也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这两次“剧变”同时也显示出了俄罗斯国家和民族的特殊气质,既令世人感到震惊,也令世人感到困惑。本书编者择取了俄罗斯的诸多学者、政治家、外交家、作家、记者等的分析以及一些饶有意味的故事,让大家可以从一些细节方面了解俄罗斯的民族特点,从而把握俄罗斯的民族精神。编排方式比较新颖,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以小见大,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作者简介 张昊琦,湖南永州人,1969年6月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政治思想史。
媒体推荐 在俄罗斯人的传统思维里面,秩序重于一切,没有了秩序枉谈一切。
——《评网》
俄罗斯民族和国家的形成过程,就是不断反抗外宋侵略或者是加紧备战工作防备外来侵略的过程。这种经历对俄罗斯的国家制度和民族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陈新明
俄罗斯民族性格具有两面性,有时非常懒惰,有时又非常勤奋;有时非常霸道,有时又非常恭顺;有时非常蛮横,有时又非常虔诚;有时非常暴躁,有时又耐性十足。
——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教授 刘文飞
俄国人有这样一个特点:忧国忧民,甚至关心全人类,特别是知识分子尤其如此。
——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百春
编辑推荐 小故事,大精神,用故事解读俄罗斯。
让国人自省的大国素描,为大众解惑的俄罗斯镜像。
目录
序一
序二 理解俄罗斯
第一辑 俄罗斯人民很难把握如此广阔的空间
第一节 “烈性动物”
第二节 领土扩张是国家的一件主要事情
第三节 “我们是世界上孤独的人们”
第二辑 俄罗斯民族是特殊的民族
第一节 俄国人比土耳其人可怕
第二节 “老弟,我手上也有老茧”
第三节 “您上了锁链,还能干什么呢?”
第四节 “这事关系到我的荣誉”
第五节 “请斯大林不要为此担忧”
第六节 犯人又是个了
第三辑 “俄国是大象的故乡”
第一节 我们的最好
第二节 时代变了
第三节 “这不是我说的,是美国人说的”
第四节 伏特加,俄罗斯的上帝
第五节 要唤醒酒鬼
第四辑 没有帝国的俄罗斯不可想像
第一节 根本不存在什么俄罗斯
第二节 “我们将宣传沙皇的思想”
第三节 糟糕的国家
第四节 把奴隶造就成人
第五节 “我们不断在过渡”
第六节 我是俄罗斯的皇帝!
第五辑 这班人的意志坚韧如钢
第一节 您总像一个胜利者在说话
第二节 这里没有道德
第三节 什么都不知道就更容易撒谎
第四节 他像在打量一个未来的死者
第六辑 天国律例与尘世权杖
第一节 “你到底没有当上神父”
第二节 帝国主义的诱惑渗透于救世意识中
第三节 寻找天堂
第七辑 太阳只有一个
第一节 “花了三倍时间念完的学校”
第二节 伊里奇的秘密
第三节 “我是个不可救药的人”
第四节 你们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
第五节 幸运的彩票
第六节 “同志们,这不是我的错”
第八辑 俄国知识阶层可谓举世无双
第一节 如何治理“恶魔”
第二节 “我曾经与这样的人一起生活”
第三节 他们还没有得到十分的安抚
第四节 “我成了事实的俘虏”
……
文摘

第一辑 俄罗斯人民很难把握如此广阔的空间
  第一节 “烈性动物”
  飞鸟般的迁居
  俄罗斯早期国家建立在辽阔的东欧平原上。但是最初这个平原并非都居住着俄罗斯民族。后来繁衍为俄罗斯民族的斯拉夫族东部分支,是从欧洲西南部的喀尔巴阡山脉进入俄罗斯平原的。数百年中,这支斯拉夫族居民人数很少,不能密实而匀称地占据整个平原。斯拉夫人在这个平原上并不是用繁殖的方法逐渐扩展的,而是迁居各地。像飞鸟般从一端迁居到另一端,抛弃了住腻的地方,在新的地方居住下来。每迁居一次,他们就处在新的环境的影响之下,每一次新的定居产生的这些地区特点和关系,都带给人民生活独特的趋向,独特的气质和性格。
  “斯拉夫”:奴隶还是光荣?
  俄罗斯人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人语族。公元前1000年,古斯拉夫族生活在中欧和东欧的广阔平原上,使用共同的斯拉夫语。古文献把他们称作维涅德人。斯拉夫人的邻居日耳曼人自一世纪起,开始接触南方的罗马文化,最初是日耳曼人自己充当罗马人的雇佣兵和仆役,后来他们又把大批俘获的斯拉夫人卖给罗马人作为奴隶。久而久之。“斯拉夫”这个名称便成为对诸斯拉夫民族的称谓,它在拉丁语中是“奴隶、俘虏或流放者”的意思,英语是slave。但是对斯拉夫这个词汇,俄罗斯却赋予为“光荣、勇敢、英雄”(cJIaBa)的含义,把它当成一种荣耀。俄罗斯男人名字中很多人都叫“斯拉夫”。虽然“斯拉夫”一词本身并不反映什么具体的含义,也不意味着斯拉夫人种的高低贵贱,但这个历史现象本身和俄罗斯人对此所赋予的截然不同的标准反映了一个事实,对俄罗斯社会文化、哲学思想及其道德信条造成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使得俄罗斯民族文化和习俗更像一个充满矛盾的联合体,成为俄罗斯民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特点:既有东方民族的奴性和服从,又十分放荡不羁:既害怕权威,乐于服从,又蔑视传统习俗,有时故意反其意而用之,公开敌视公认的道德信条。对任何事情。俄罗斯人都可能抱持不同的标准和游戏规则。
  俄罗斯森林一一家园?黑暗王国?
  俄罗斯主要的自然景观是森林、草原和河流。历史学家们认为,它们对俄罗斯人的生活和性格的形成起着独特的作用。森林数百年来一直是俄罗斯的生活环境,直到18世纪后半期绝大部分俄罗斯人还生活在平原的森林中。对西欧人来说,俄罗斯还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城市和乡村仅是森林中的空地。
  森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