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家庭 >

没有网瘾戒不了:国内6大高手救治网瘾纪实

2010-01-31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页码:254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 ·ISBN:730602633X ·条形码:978730602633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没有网瘾戒不了:国内6大高手救治网瘾纪实 去商家看看
没有网瘾戒不了:国内6大高手救治网瘾纪实 去商家看看

 没有网瘾戒不了:国内6大高手救治网瘾纪实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页码:254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
·ISBN:730602633X
·条形码:978730602633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职业,是全天候的:从十上的那一天起,就永远没有退休的可能,而且不准请假,不得偷懒,不可以休息,白天黑夜都得上班,并且没有薪水——薪水得在其他地方挣,然后往这儿花;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冠冕,是终身制的:从加冕的那一刻起,就永远不会被褫夺,只是有时候,它带给你的不止是荣耀,还有紧张,还有压力,压得你甚至弄不清它到底是冠冕还是头箍,怎么让人有点喘不过气^
这种职业,这种冠冕,叫做父母。
北方民间有这么一句话:妈对儿子路那么长,儿子对妈扁担那么长。平实的话里,藏着深刻的道理:一个是无限,一个是有限。
无限的关爱。无限的担心。无限的付出。而且,这付出多不求回报、甚至求不来回报。就算有回报,也不过是孩子的一个笑容、一点成长而已。说起来好像不太对等,可没有人觉得不公平。
我们理解这种不易,我们体谅这种苦心,我们想为这些人做点什么。于是,有了你看到的这个系列——家庭·父母心。
通过一册一册散发着油墨香的书卷,我们为天下为人父母者送上的不仅仅是教子的理念、经验和技巧,不仅仅是怎么去爱他们才对、才好,还有来自内心深处的同命相怜的关怀。
因为,我们都是父母。天下父母心,本来就是共通的,都是为了所有孩子都好。
作者简介 翟永存,河北人,曾任河北大学讲师,《南方都市报》副刊部副主任,现为《家庭》杂志记者编辑。曾在《南方都市报》、《新闻周刊》、《粤港信息报》等多家报纸开过专栏。散文收入《男人病得不轻》、《愈看愈美丽》等书。
为《家庭》、《知音》、《华西都市报》、《深圳青年》等报刊采写过上百篇纪实文稿,其中刊登在近期《家庭》杂志上关注网瘾救治的纪实文章《根治网瘾,绝招挽救女中学生一家》和《信不信由你,十天让叛逆儿子脱胎换骨》,在《家庭》广大读者中引起出人意料的巨大反响。
媒体推荐 书评
孩子上网吗?玩游戏吗?泡网吧吗?他,上瘾了吗?你,有办法吗?这里有给你们的办法,还有给你们的信心。

编辑推荐 孩子上网吗?玩游戏吗?泡网吧吗?
他,上瘾了吗?你,有办法吗?
这里有给你们的办法,还有给你们的信心。
《家庭》资深女记者真实再现国内6位教育专家救治网瘾青少年的全过程。知名教育专家周弘、陶宏开,平民教育者杨顺德、皇甫军伟,心理学教育工作者杜俊鹏和袁荣亲,各施各法,各显其招。精彩的故事及专家们对网络成瘾原因的分析和治疗方案,不仅对您,更对您的孩子具有极大的帮助和启迪;如能身体力行,就没有戒不了的网瘾。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为本书作序。
目录
01 网瘾:越是依赖越是无奈
扫描 那些可怜的父亲母亲
镜头一:母亲给网吧老板跪下了
镜头二:父母在网吧门口蹲坑守候
镜头三:被跟踪,儿子说其实他也累
镜头四:找不到儿子,她走了近千家网吧
……
文摘 书摘
网吧和网络都不是个坏东西,但如果青少年迷恋网络成瘾。
那就有了悲剧。
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个患了网瘾的孩子,这个家就有了一本血
泪史。孩子迷上网络游戏后,成绩下降,经常逃学,甚至干脆不
肯再去上学。天下哪一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心切?眼见孩子连学
都不上了,他们怎能不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孩子患了网瘾,不仅学习差了,而且身体也差了。孩子在网
吧玩游戏,常常连续几昼夜不合眼,脸色变得苍白,人越来越憔
悴,目光也越来越呆滞,做父母的又怎能不心疼万分?在报纸上
读到某某少年连续上网猝死网吧时,父母更是如惊弓之鸟……四
川的一位妈妈在给《家庭》编辑的信中说,许多个深夜,她都只
能在网吧门口探头悄悄地看儿子一眼,看到儿子在电脑前好端端
的,心里多少踏实些。至于进网吧叫儿子回家,她是绝对不敢
的——那样儿子就要另换网吧。为了不再满城寻找儿子,她只能
这么悄悄地看儿子一眼,求个心安。
网络成瘾的孩子不仅身体受损,心理也越来越不健康,脾气
变得暴躁,情感变得冷漠,他们朋友少,不爱与人交往,时间长
了会出现人际交往障碍,也就是社交恐惧症,这样的孩子将来很
难进入社会、适应社会。
还有一些孩子不慎上了黄色网站,从此非常着迷,可内心又
觉得看这些东西是不对的、不道德的,整天处于内心激烈冲突状
态.时间长了就容易得焦虑症、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
为了孩子的学业和健康,有多少父母天天到网吧里去找孩子,
而有的孩子怕父母捉他回家,干脆离家出走,到外地城市上网,
一走几十天没有音信,父母哭十了眼泪,像疯了一样四处寻儿
几乎在全国每一个城市,都有奔波在大街小巷里寻找孩子的
母亲,她们一家网吧挨着一家寻找孩子,泪水洒遍了城市的每一
条街道……
就算留在家里,亲子之间也恐无亲情可言。据《深圳商报》
报道,许多家长为阻止子女上网吧,采取过类似上锁、鞭打、甚
至下跪的极端措施,而对于已经成瘾的孩子来说,游戏对他们一
如空气和水一样重要,家长等于是剥夺了他们生存的需要:父母
唠叨或许还能忍着,如果父母动手,他们就和父母动手厮打,甚
至动刀砍伤父母,这个家从此就浸泡在泪水苦海里……P2-4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