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正赶上暑期最热的时候,大清早起来就热得人汗流浃背了。今天来到我们市一小的阶梯教室进行了新一轮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新课程培训。
我们来到时讲台上已经坐着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教师,白白胖胖的体态,透着一种文人的和蔼可亲,身穿一件绿地杂花的真丝上衣,黑色的裙子,黑黑的卷发衬着白皙的面容。听师训处的杨老师介绍她是西南师范大学的编辑,特级教师,我们不觉肃然起敬了。
我们先领到了一本教材,接着这位教师就开始把本册编写的意图,教科书的知识板块详尽的做了讲解,让我们对整个教材有了整体的认识,整个教科书分为卷首语,目录、单元、每一单元后面都有日积月累、阅读交流、习作。每一个单元围绕一个练习目标进行,习作也是如此安排,有讲有学有练,学练结合。
当讲到习作时,她讲到了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只要能写出完整的一段话就可以,老师们切忌为了拔高要求而“牵着孩子的鼻子走”。就像小孩子学走路,还没走呢先告诉他应该迈哪条腿,应该怎么走,这样孩子会无所适从的。写作文也是这样,老师不能給孩子限得过死,要求过高,让孩子尽其才,抒其情,写其意。比如三年级的第一篇习作是:你们进入了三年级,一定发了新书,认识了新老师,有了新同桌……那么大家写出自己的感受吧!小孩子就可以写成:今天我高高兴兴来到学校,又见到了同学们,心里可高兴了。一会儿,老师給我们发了新书,崭新的书本的封面是黄色的,上面有两个小朋友在快乐的玩耍,我翻看了一下,内容可真丰富呀!我下决心要学好语文!就是这样的小短文就可以了,孩子只要能写出自己进入三年级的感受就行,不必面面俱到,老师们也不可讲得过多,让孩子觉得作文真难写呀!从而产生畏惧心理害怕写作。老师们不可教孩子第一段怎么写,第二段该些什么,第三段如何,更不能让去背一些脱离孩子生活的东西,那样会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创新性。教师们要对初学写作的三年级的孩子“放低起点,小步快进”,真正让孩子们感到有事可写,有话可说,切忌让孩子跟着亦步亦趋的学习写作。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该让孩子放手写,开放式的自由写作呢?一上作文课就说大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吧!这样肯定不行。小孩子刚刚练习写作文,难度够大的,不过我们的教材里面就有可依据性。比如怎样写日记,就有关于日记方面的指导,让孩子们认识写作要调动五官的,用我们的眼睛去看,用我们的耳朵去听,用我们的鼻子去嗅,动用我们的味觉去尝。不能开放式的自由写作,那样学生随意的乱写,毫无章法也是不能提高写作水平的。
不管是“牵着鼻子走”还是“完全撒开手”,都是作文教学中的两个极端,作文教学不像其他学科的教学,它讲究选材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从低到高、从基本到提高,一步一步的拔高写作水平的。写作不能光讲不练,应该是先成方园,再教规律。所以作文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作文高于生活而又源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实际等于是闭门造车。
有了生活实际还要勤于观察,只有观察生活才能写出活生生的作文来,没有观察,没有生活就像盲人一样,怎么也写不出新鲜活力的文章来,盲人从一出生就没有见过红花绿草,他怎么会有红花绿草的样子呢?所以要让孩子们多观察生活,多出去跑跑看看,走进大自然,陶冶情操和性情。有些家长不准孩子出去玩,光看作文书,那什么时候也不能写出鲜活的文章来。只有观察是生活才有写作的能力,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下来才是活生生的文章,生活积累加上语言的积累才有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