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催了……
今天女儿又差点和爸爸发生“战争”,原因是爸爸又犯了“老毛病”。昕是个转业军人,对时间的观念很强,几乎到了分秒必争的地步。偏偏女儿的性格属于慢半拍,父女两个老为快点慢点“掐”。 今天昕送女儿上学,一听到闹钟响很快就叫醒女儿了。女儿早上起床不用担心,属于还不错的速度。可洗漱完了,矛盾就出来了。昕坚持让女儿先吃饭,女儿坚持先换鞋,因为要穿袜子换了鞋才能搽香香。平时我不计较这些,只要不迟到就行了,可昕不干: “阳阳,你先吃饭好吗?吃完了再穿鞋!快点!” 女儿立马撅起小嘴: “不,我要先穿鞋!” 我一看女儿的小脸阴了,就想劝昕别管那么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不重要,结果是一样的不就行了。可又一想如果我说了,女儿也许会更生气了(以前的惯例是女儿只要和爸爸闹点不愉快我不能批评爸爸,女儿掉“金豆”的),就不出声了。昕有点妥协了: “那好吧,你自己看吧,先穿鞋也行,能快点吗?面包和奶要凉了,凉了再吃肚子会不舒服的,再说爸爸要迟到了!”女儿依旧倔脾气: “知道了,别催了,天天催……”看着这两个人的脸色,我知道再下去女儿的“金豆”又该来了,昕拉我到卧室:“都是你惯的,做什么事都是磨磨蹭蹭的!” 我也很无奈: “怎么成我的错了,我想让她磨蹭啊!” 女儿可能听到了我的话: “爸爸,不是妈妈惯的,妈妈也天天催我呀,可妈妈的语气很亲切,你说的话怎么那么硬啊!” 昕有点不解: “硬?怎么硬了?有凉面包硬?” 我想笑:昕这是故意激女儿的。女儿却认了真: “什么呀,面包软多了,不信你尝尝?” 一边说一边咬了一大口,昕端起了奶杯子: “看看。凉透了吧,这可怎么喝?” 女儿上前猛喝两口: “爸爸,你傻了,奶不凉啊,正好能喝呢,你喝一口?” 昕继续运用激将法,真把杯子放到嘴边: “凉了,没法儿喝了,要不让你妈再热热/?”说完还冲我挤眼睛,我纳闷了:什么意思,凉了?不凉?女儿大口的吃着面包: “妈妈,别信我爸,奶真的能喝,凉了我才不喝呢!” 看这这两人夸张的“表演”,刚才的不快无影无踪,我有点乐了: “好啊,谁在说谎?骗我呢?” 父女俩竟同时笑着说: “没凉,是想快点!”一会儿就统一战线了。说话间,饭吃完了,两人高兴的拥抱一下:“ 爸爸,你别那样催我了,我是你的孩子呀,应该用点爱的语言吧!” 昕亲了一下女儿的额头: “好,不催了,宝贝,爸爸坚决改正,不能太着急了,要对孩子有耐心,要爱孩子对不?” 女儿的脸笑的像一朵花: “对,我也要快点,不能磨蹭,可得慢慢来呀!” 昕拿起书包: “向后转,齐步走……” 看着女儿那胜利的手势:傻丫头,你真的胜利了吗?听着楼道里的“一二一”和女儿的笑声,我的心情好极了,快乐的坐下来,写下了这些…… 不知道家长朋友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什么高招能让孩子改变慢的性格,请告诉我和女儿,先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