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奥数时,学到牛吃草问题,在课堂上我禁不住嘻嘻地笑,老师盯着眼睛瞪视着我,吓得我大气不敢出。因为当时我想到了牛吃不吃草管我什么事?难道让我长大了做一个放牛娃?我还想到了自己在大草原上放养一群牛,任由牛吃草,自己躺下晒太阳,过悠闲的日子。还不由自主的画了一幅简笔画,大大的草原上有几群牛,还有一个我……
那时是思想开小差了,这可苦了自己,也惹到了老妈。这两天她净让我研究那牛如何吃草,还变着法的整我。
比如:有一牧场长满牧草,每天匀速生长,这片牧场的草可供27头牛吃6天,可供23头牛吃9天,可供21头牛吃多少天?
类似这样的问题对我来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儿了。这是书上的题我能解答出来就行了,可老妈为报复我上课开小差的事,硬逼着我,给我出一些难题。
她出题: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5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并且长的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则第三块草地可供多少牛头吃60天?
面对这样的题目我先用传统的方式来解题:
假设一牛头一天吃一份草,28×45-30×15=810
810÷(45-30)=45
45份则是一天生长的草量???
我心想坏菜了,不会这么简单,怎么5、15、25用不上呢?我再读一遍题目。发现了这次的题和以往不同的是牧场的大小有变化。不能用原来的方法来计算了。
我想来想去,要想求25亩草地上的草够多少牛头吃60天,我必须知道原来有多少草,还要知道一天长多少草。而给的条件中只有5亩地和15亩地的。必须先算出一亩地原有多少草,再算一亩地每天长多少草。就按这个思路试试。
10×30÷5=60(份)-----一亩地原有草+每亩地长30天的草。
28×45÷15=84(份)----一亩地原有草+每亩地长45天的草。
84-60=24(份)
24÷(45-30)=1.6(份)----每亩地一天长的草。
60-1.6×30=12(份)----每亩地原有的草。
12×25=300(份)----25亩地原有的草。
1.6×25=40(份)----25亩地一天生长的草。
算到这个地方我就算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总算是回到了常规的路上来了,以下只需要写出数就行了,我心想老妈的招数也不是难对付。
长的40份草可养40头牛。300÷60=5(头)
40+5=45(头)
这样就知道了25亩草可供45头牛吃60天。写出来这么简单其实我花费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呢。
第二天,还是在书桌前,老妈又下招了。我以为还是这样的难题,谁知道她出题完全在我的意料之外。
有一片草地,有15头牛吃草,8天可以把草全部吃完。如果起初这15头牛吃了2天后,又来了2头牛,则总共7天就可以把草吃完。如果起初这15头牛吃了2天后,又来了5头牛,则总共多少天可以把草吃完?
看着这题目感觉也不难呢,就一片草地,这是传统的方式,但妈妈怎么还让牛变化呢。我得细细的想,我画了又画,算了又算。
根据第一个条件:15×8=120(份)---原有的草+8天长的草
根据第二个条件:15头牛吃了7天,后来的2头牛只吃了5天。得到:15×7+2×(7-2)=115(份)---原有的草+7天长的草
120-115=5(份)---一天长的草量
现在必须求出原有的草。
120-5×8=80(份)---原来有的草
哈哈,到此时就解决一大半问题了。
15头牛吃两天后还有多少草呢,新生的5份让5头牛吃。还有10头。80-10×2=60(份)
又来了5头牛,现在可是有20头牛了。5头吃新草。15头吃老草。
60÷15=4(天)
此时都怪我大意,我兴冲冲的拿着答案给老妈看,老妈给我批了个大大的错号,让我再读题。
我细细的读了又读,算了又算,演草纸用了一大堆。最后我恍然大悟。问的是一共吃了多少天,应该是4+2=6(天)。我再次拿着答案给妈妈,妈妈只是说对了,连一句赞美的话也没有,还说了一堆我读题不认真的批评教育。
妈妈呀,这牛吃草问题我是解决了。但我也知道做题必须小心细心,不然会出错连连的。不管您再给我什么样的牛吃草我都不再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