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进位的笔算学生已学过,对于笔算方法学生已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明白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时积出现的两种情况,一是十位是0,二是个位相乘满几十,十位就是几。末尾有零的两种算法,一种是一般算法,一种是简便算法。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紧紧围绕重点进行以下教学。
一上课,我就在黑板上写出竖式158×3=,让学生说计算过程。个位8×3=24,在个位写4,向十位进2,十位5×3=15,15加进位2等于17,在十位写7,向百位进一,百位1×3=3再加进位1等于4,在百位写4.我进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复习,是为学生本节课计算方法的迁移做好铺垫。
在学习新知识时,我就开门见山,直接出示主题图,并介绍说:“这是一幅工人叔叔在车间加工带鱼的场景。图中有什么信息?(平均每小时加工102千克,平均每个车间加工820千克。)请一位学生读一读。接着让学生齐读第一个红点问题。(4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我这样快速引导学生从主题中找出问题,列出算式,是为了节约时间完成计算方法的学习。
102×4你会笔算吗?“会”学生信心满满。“在本上算一算吧!”一人上台板演。学生顺利的完成了计算过程,请你把自己的计算过程说给大家听。(个位2×4=8在个位写8,十位0×4=4,在十位写0.百位1×4=4.在百位写4.)你真棒,老师还没教呢,你怎么就会说呢?“老师,和前面学习的方法一样。”就这样顺利地完成了知识的迁移。“为什么十位数是0呢?”“0乘任何数都得0,十位0×4=0.所以在十位写0.”理解表达的都很到位。那么请笔算805×3=?学生在练习本上快速写了起来,结果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
805 805
× 3 × 3
———— ————
2405 2415
针对这两种情况,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后一种结果正确。一生有理有据地说:“个位5 ×3=15,个位写5,要向十位进1,十位0×3=0还要加进位1,十位应该是1而不是0.”“真是一个触类旁通,会举一反三的孩子。”最后得出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分两种情况:(1)个位相乘不满十的,十位不管0乘几都在十位写0.(2)个位相乘满几十,就在十位进几,就写几。
看到学生学习因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学的轻松,对于下面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充满了信心。我直接板书820 ×2,让学生直接在练习本上写竖式计算,并让2名学生上黑板上扮演,他们出现的结果都是
820
× 2
-----------------
1 6 4 0
下面的小老师们也都给予了肯定。当我提出有没有不同的写法时,教室里沉默了。大约过了10秒钟,有一男孩勇敢地举起了手,我让他上台,他顺利地板书了
820
× 2
-----------------
1 6 4 0
对于他的书写,遭到了大家的质疑,“老师2应该和0对齐,这样写不对。”我看时机已经成熟,请同学打开课本自己看书,书中除了介绍了一种一般的计算方法外,还特别介绍了一种简便写法,也就是刚才这位同学的写法,同学们为这位同学鼓起了掌,我也夸奖他是一个善于预习的孩子。然后趁热打铁,我又让学生用简便方法练习了两道竖式计算。 450 ×8= 680 ×2=
学生在练习中体验到了这种方法的简便之处,大家都为自己学会简便方法而高兴。
小结时,我重点引导学生说出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中间、末尾有0)笔算,应注意什么?这样就提醒了学生做题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就会少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