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醉在师生阅读的世界里 作文
谨以此文献给天下所有与老师一起沐浴书香的孩子,或许这篇文字对于稚嫩的孩子来说有些深奥,有些懵懂,但我认
谨以此文献给天下所有与老师一起沐浴书香的孩子,或许这篇文字对于稚嫩的孩子来说有些深奥,有些懵懂,但我认为,师生共同经历的曼妙精神之旅才是一生可贵的财富。但愿多年之后,我的学生们都会懂得……
——题记
我喜欢在清风拂晓的早晨,手捧一卷淡雅的散文诗,徜徉于细腻文字的柔情万种;我喜欢在窗外蛙声一片,室内灯光一束的小桌边,打开悠远的唐诗宋词,细细咀嚼厚重的历史和沧桑的情愫;我喜欢揽一壶香茗,于冬雪无痕的日子,静静沉溺在文学的海洋,聆听智慧的脚步声和心灵的轻轻呢喃……
愚以为,阅读讲究的是一份心情和环境。秋雨缠绵的夜晚,亮一盏孤灯,诗意便款款而来,人变得悄然,想像开始专注,继而遥远。淡淡的,一种小天地中一脉温情的自享和企盼滋长开来,身心会超常地熨贴,寻一册久违的文字,融心入文,帘外雨潺潺,一份不可阻挡的宁静和愉悦翩然而至,仿佛是在和一位久仰的贤士倾心交谈,又宛若置身于武陵渔人欣然探寻的世外桃源,可以饱览天下风光,又能尽赏人间美景,如同满天彩霞,又似落英缤纷……
花未眠,人已灵。如果说独处一室的个体阅读是一首轻松恬淡、婉约绵远的小提琴曲,那么与生共读、众人共吟的场景便是一部情味盎然、热烈激情的交响乐。有幸为人师,能体味到此种别样阅读,真是快哉。我特别钟情于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校园的清晨,暗香浮动,早起的学生,开始沉醉于读的海洋,诵的长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温情小品,妙语哲文,一张张青春的脸写满了陶醉的自享,或轻声吟咏,或放声诵读,或铿锵颂之,或会心细品。可以抑扬顿挫,可以击掌和之,每一个神情就是一幅画,每一个声响就是一首诗,置身在这样的时空,你会觉得一部动人的交响乐正在上演,它的乐谱是文字和文学,它的参演者是所有学生,强烈的共鸣和共振遍布了每一个角落。
穿行在学生中,驻足于讲台上,你不可能无动于衷,它会让任何聆听者立刻变成参演者。每每这时,我会欣然打开《倾听呢喃》(注我班漂流书目),放声朗读,让散文的每一个音符融入到浑厚的乐曲中去;走进古典,古人的“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惆怅也悠然而至,情至深处心自灵,你会忘记周围的一切,宛若只有一个灵动的生命个体在游走,游走在秦砖汉瓦上,游走于风花雪月中,游走在世事百态里。
此时不存在老师和学生的区别,阅读的世界里没有身份的差异,只有被语言和文字引领着的魂灵在空明澄澈的境界中飞升。已而铃声响起,书声迟迟未断,如此美妙的境界让人欲罢不能,待到窗外人声嘈杂,才缓缓释然,放下书卷,师生相视,方才会心一笑,恍知刚才已踏上李清照“误入藕花深处”的小舟,而“沉醉不知归路”。纵情阅读的感觉,真好。
在共读中,师生的距离近了,心灵的交汇稠了。因为阅读,我们丰富了,成熟了,理性了,火热了;因为阅读,我们更率真,更年轻,更智慧。正是:与生共醉阅读中,同享人生真善美。我愿和学生们长醉在阅读中,永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