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诵典,浸润生命
——三(3)班亲子诵读活动
“各位老师、叔叔、阿姨,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教室里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经典诵读活动,来一起领略经典的无穷魅力!”是什么这么热闹?是我们在教室里召开的“读经诵典,浸润生命”活动拉开帷幕啦!
这次活动由姚书雅主持,一共有十一位同学和十二位家长参加——其他同学是观众。
我们按照报名顺序开始了他们精彩的展示。
首先登场的是刘峪楚和他的妈妈,他们为我们带来的是《沁园春.雪》。毛泽东的诗词一向气势恢弘,小孩子一般很难把握。但是,在家长的辅导和带领下,刘峪楚却把《沁园春.雪》演绎地淋漓尽致!非常有伟人的气魄!
第二个登场的是郭子涵和她的妈妈,为我们带来的是《游子吟》。《游子吟》讲述了即将远行的孩子看到母亲为自己缝衣送行,想自己该怎样回报母亲深深的母爱——就像小草回报阳光一样,虽然可能只是有这份心意。郭子涵伴着优美的音乐边歌边舞,而在两段的过渡处,她的妈妈深情地朗诵了这首千古名诗,博得了满堂的喝彩!
第三个上台的是张佳怡和她的妈妈,她们一起为我们带来的是《春晓》《相思》。她们两个巧妙地把这两首耳熟能详的古诗改编成了拍手歌和歌曲,边舞边唱,表现了春天美好的景色和相思的情怀。尤其是还精心准备了一串相思豆,可见用心良苦!
第四个登场的是李莹和她的妈妈,为我们带来的《望天门山》《从军行》。她们既没有华丽的装饰,也没有音乐伴奏,但是李莹这样内向的孩子能够大胆地站在台上,把自己的少为人知的另外展示给大家,这不就是难能可贵的吗?
第五个登场的是胡斯涵和他的爸爸,为我们带来的《赠韦侍御黄裳》。虽然这是一首大家比较陌生的诗,但是家长能够借这样一个机会让孩子把握住,不只是展示,而且是学习、积累、提高,这不就是我们开展活动的目的吗?如果孩子只是把学过的古诗背诵一下,为了展示而展示,还有什么意义呢?
第六个上场的是丁一峰和他的妈妈,一起为我们带来的是《春望》。丁一峰的妈妈虽然多次参加我们的活动,但是和孩子一起朗诵孩子第一次,所以难免有一点紧张。不过,还是把这首诗的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七个登场的是马戎辉和他的妈妈,一起为我们带来的《满江红》。岳飞的这首词饱含了他满腔的爱国热情,我没有想到平时那么风风火火的妈妈,能够静静地和孩子分享这份激越的情怀,并且每个字,每个句子都这么透彻,令人震撼。
第八个登场的是李卓璇和她的爸爸,一起为我们带来的《水调歌头》。听孩子讲,本来是妈妈要和她一起来的,但是妈妈头一天感冒了,爸爸就义无返顾地临时背诵,全力支持孩子的表演工作。从朗诵中可以感觉到爸爸的紧张和对该词的陌生,但是,为了孩子,能够站在讲台上,就体现了他作为父亲伟大的一面!
第九个上场的贾豪林和他的妈妈,一起为我们带来的《寻隐者不遇》。虽然他妈妈的普通话不好,尤其一登台,拘谨中更加胆怯,语音更加不准了,但是她那么深情地注视着孩子,配合着孩子的表演,惟妙惟肖地展示了诗人寻访时的情景。
第十个登场的是张子峰和他的妈妈,一起为我们带来的是《天净沙·秋思》。这首词深沉悠远,他的妈妈为孩子精心准备了配乐,还让孩子跟着播音员的录音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虽然张子峰背诵的还是不很熟练,但是他能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挤出时间来背诵一首古诗,一下子改变了同学们对他“不努力、不学习、不思进取”的恶劣评价。活动的作用真大!
第十一个登场的是李墨琳和她的爸爸、妈妈,一起为我们带来的是《陋室铭》。虽然她报名是最晚的——我为了能够控制表演的时间,计划只要十个孩子参加,但是她的妈妈一再强调孩子准备了,而由于胆小,老忘记报名(其实家长也可以短信报名呀,但是她坚持让孩子亲自报名),既然准备了,多一个就多一个吧,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没有想到他们准备的这么充分,更没有想到是父母齐上阵,一起为孩子助威,怎不让人感动!
孩子们和他们家长的精彩表演不仅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而且他们还领着全体同学大声诵读了这些古诗词,读出了诗的深意,使所有的同学丰富了不少知识呢!
的确,正如主持人姚书雅所言:“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读经诵典中培养德行,学会做人!”
经典是文化的传承,诵读是传承的方式之一,而陪伴是我们做老师、做家长能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活动结束后,我听到孩子们议论纷纷:“原来这么简单!”“下次我也参加!”真的打开了孩子们迈向诵读、迈向参加活动的心灵的大门。
最后,我们以特殊的“送礼物”的方式评选出各奖项:每个观众准备一份小礼品,送给自己觉得表现出色的同学;最后按照收到礼品的数量区别特等奖和一、二等奖。郭子涵、张佳怡获得特等奖;胡斯涵、贾豪林、丁一峰、刘峪楚获得一等奖;李莹、张子峰、李卓璇、李墨琳、马戎辉获得二等奖。
活动十分圆满,十分成功!当然,下学期我们班参加学校的“经典诵读”展演的节目我已经了然于胸!我心里不由得得意地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