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这颗糖是谁的?作文

2020-09-27 
这节是三班的品德课,我一走进教室,就看见同桌的一个男孩在与一个女孩争抢着东西,这俩孩子看到我仍然还抢的
 

这节是三班的品德课,我一走进教室,就看见同桌的一个男孩在与一个女孩争抢着东西,这俩孩子看到我仍然还抢的不可开交,全然忽视我的存在。什么东西?这么有吸引力!

我走上前去,听到小女孩委屈的说:“老师,这颗糖是我的,是上午李老师发给我的!”小男孩也不示弱:“不对,这是我妈妈给我买的,我家还多着呢!” 呵呵,因为一颗糖,这俩孩子气还怪大的!

 

 

我从男孩子手里拿过这颗糖,大声对其他孩子说:“小朋友安静,不要说话,你们都当一下法官,听这两个小朋友说,看看这颗糖到底是谁的?看谁当的法官好!”孩子们一听要当法官,个个坐的笔挺。

女孩说:“上午我表现好,李老师发给我一颗糖,我没舍得吃,下午就找不到了。”我问其他孩子,上午你们李老师发糖了吗?“发了老师,谁表现好发给谁,”“我发了”,“我也发了”,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着。看来在学校老师奖一颗糖比在家妈妈给一大把还荣耀的多。

男孩说:“我刚才从桌子底下捡的”,刚才还说妈妈给买的,怎么一会儿变卦了?这思想转变的忒快了不?看来这孩子倒还聪明,知道有大家在作证,不敢再编理由了。呵呵,孩子们的力量还是无限大的。我知道这个孩子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颗糖是谁的?作文

 

“哪个小法官来说说?”孩子们“唰”的举起了手,有的嘴里还喊着:“老师,老师,我说!”

“我觉着×××说的是假的,老师说过上学不让带零食,那颗糖肯定不是他的!”

“老师,我认为××说的是真的,上午老师发给她一颗糖,我见了”,我把糖举起来问:“是这样的糖吗?”“是,就是这样的!”

“老师,×××撒谎,不是好孩子!”

“老师,×××不该把别人的糖当做自己的!”

“×××,那颗糖不是你的,你不能耍赖!”

……..

矛头一次次指向了这个男孩。只见他低着头,一直抠着自己的指甲,看来确实知道自己错了。

 

这颗糖是谁的?作文这颗糖是谁的?作文

 

怎么办?怎么给孩子一个台阶下?我快速思考着。

“这颗糖与×××小朋友的妈妈买的一样,可能是他记错了,大家应该原谅他,老师相信他肯定不会因为一颗糖与小朋友闹矛盾,是不是?”孩子们都使劲点了点头。

“那这颗糖该给谁啊?”“给××,是她的”,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老师,我把这个糖分给他一半吧!”小女孩爽快地说。

“怎么分?”

“我从之间掰开”。 小女孩天真的笑了笑。

“行,多好的孩子啊!下课你俩再分哈,他俩没矛盾了,大家向她们鼓鼓掌!”

俩孩子在大家的掌声中愉快的坐下了。

 一场矛盾就这样化解了。

 

爱吃糖也许是孩子的天性,但一颗糖引出了这样一个教育故事还是我第一次碰到的。事后我想,如果我不管不问,这俩孩子也许会争抢一节课;如果我一听把糖就给小女孩儿,其他孩子从中不会受到教育意义,那个抢糖的小男孩儿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一年级的孩子小,明辨是非的能力差,对“拿”和“捡还没有明确的概念。很多时候,我们眼中的“抢”,其实在孩子眼里也许只是“喜欢”,只不过他们的行为方式不正确罢了,他们需要的是我们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而不是“定性”地看待加上“狠狠”的批评。

 

 

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事情,我们也曾因为与小伙伴争一样想要的东西而去编造一个故事,想出一个“充分”的理由,现在想来自己当时确实没啥恶意,就看我们成人怎么去教育,怎么去引导。

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一双会倾听孩子心声的耳朵。让我们重现自己的童年生活,用“学生立场“诠释孩子生命成长的内涵,呈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让孩子们在生命之旅中,感受成长的足迹,做一个诚实守信、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