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赵氏孤儿》观后作文

2020-09-21 
赵氏孤儿,这样的历史题材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都已经做过不少了,文学创作方面差异不是太大。刚看完陈凯歌导
 

赵氏孤儿,这样的历史题材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都已经做过不少了,文学创作方面差异不是太大。刚看完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确实给人以很另类的感觉。

“赵氏孤儿”在历史的记载大致是这样的:晋献公时的大臣赵衰说,赵衰辅佐公子重耳,历千辛万苦19年,对重耳返国成为晋文公功劳甚大。晋文公去世后他又辅佐晋襄公。他去世后他的儿子赵盾成为首辅大臣。晋襄公早早去世,太子尚是幼儿。从国事考虑,赵盾想迎晋文公的另一个儿子、晋襄公的弟弟为君。可太子的母亲日夜啼哭、下跪追问:“先君有什么罪过,为什么要抛弃他的嫡子而另找国君呢?”此情此景下,赵衰就又改变主意,立了太子为晋灵公(《史记·晋世家》、《史记·赵世家》)。心结在此时就已埋下。到了晋灵公长大成人,与赵盾的关系也越来越僵。言不听、计不用,后来更想杀掉赵盾。赵盾赶忙逃跑,还没跑出晋国国境的时候,他的弟弟赵穿杀掉了灵公。襄公的弟弟黑臀继位成为晋成公。赵盾返回来又当了首辅大臣。晋国的太史董狐据此写道:赵盾杀了自己的国君。赵盾说:杀国君的是赵穿,不是我啊?董狐说:你是首辅,你逃不出境,归不讨贼,不是你是谁呢?孔子老人家听到此事后也认可董狐的说法(《史记·晋世家》)。 

 后来晋成公去世,其子继位为晋景公。赵盾此时也去世了,他的儿子赵朔继承了爵位。赵盾时埋下的隐患这时突然暴发了,晋灵公时的宠臣屠岸贾做了司寇,主管政法工作。开始追究杀晋灵公的旧案。抓一批人、审讯一批人、惩治一批人,这就顺理成章牵到了赵家。屠岸贾遍告所有的将领说:做臣子的杀害了国君,他的子孙却还在朝为官,这还怎么能惩治罪人呢?请各位诛杀他们。他和将领们率领军队在下宫攻袭赵氏,杀死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并且灭绝了他们的家族。

赵家被灭了族,靠了一竿忠心耿耿的家臣护佑,保留下了赵朔的一个遗腹子。过了15年,晋景公得了病,找人算卦,算卦的说是曾建立过功勋的大家族后代不顺利,因而做怪。另一大家族的首领韩厥跟晋景公提出和分析了赵家的历史,并说赵家仍有后人在世,于是景公依靠韩厥的部下,迫使将军们认可赵氏孤儿赵武。并一起攻打屠岸贾,诛灭了屠岸贾的家族。景公重又把原属赵氏的封地赐给赵武(《史记·赵世家》)。苍天不负有心人,抚养赵孤的程婴与赵氏孤儿赵武,在朝中韩厥的帮助下,里应外合,灭掉了权臣屠岸贾。赵氏冤情大白于天下,程婴忠义大白于天下,公孙杵臼忠烈大白于天下。最后的程婴,并未品味胜利的美酒,十数年积聚的丧子之痛,丧君之痛,丧友(公孙忤臼)之痛一并袭上心头,程婴自刎而死,赵武为此服孝三年。

 关于屠岸贾,历史上的褒贬不一,我想是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按照春秋战国时的主流价值观,按照孔子老人家君君臣臣的学说,屠岸贾的所作所为都是值得肯定的。他为宠信过自己的灵公报仇,他作为司寇维持法纪,是能说得过去的。就晋国而言,他是忠臣。另一方面,恶吏酷吏从来都是君王得心应手的工具,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屠岸贾当然是秉晋景公之意而出头维持朝纲的,但情形一变,君王翻云覆雨,一推六二五,恶吏酷吏们就恶名独担,成了被千秋万代唾骂的丑角。而程婴、公孙杵臼为了保护赵氏孤儿的忠义行为,受到后人的尊敬,现在山西的藏山古庙就是为了纪念和追忆程婴公孙杵臼而修建的。

不过作为历史题材的电影,我相信陈凯歌导演大概连初中历史都没有学好。我们知道,故事发生春秋中期,中原各诸侯国的军事实力是以兵车拥有的数量为标志的,诸侯间的正规战争也都是车战——以战车冲杀为主要力量的。而真正利用战马作为战斗工具,是在战国中后期赵国国君赵武灵王借鉴北方蛮夷的战斗方法后才在中原各国出现了历史中有名的“胡服骑射”。

所以,这部电影的最大败笔,我觉得就是刚开始既然出现了战车,后半部突然变成了几百年后才会出现的战马作战方式,而且是主帅也是骑马作战。

其次,屠岸贾的“恶”和程婴的“大义”根本没有表现出来,剧中情节和台词看不出程婴这个人物是出于什么正义目的来抚养赵孤的。故事情节倒完全像是武林仇杀的模子。

第三,《史记》中记载怀孕的赵庄姬在赵家被屠门后在宫中避祸,并非当时就被外臣屠岸贾诛杀。晋国当时是六卿主事,单单一个司寇屠岸贾还没胆量这么简单地去杀掉国君的亲姐姐的。哦,忘了,剧中已经设定国君已经先死了。

哈哈,看国产大片,收获就是多啊!我想,作为国内的知名导演,制作历史题材的影片,一定要负起历史责任,这样才不辜负广大的影迷哦!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