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母亲节前夕
近期我的教学任务——六年级第五次习作,教学生写“我的烦恼”作文。习作要求和写作方法讲过之后,学生打稿子非常快,一节课就完成了任务。 我在审阅稿子的时候,发现孩子们为了发牢骚,把自己妈妈的唠叨写得一无是处。也许是毕业班学习紧张的缘故,也许是不解母爱的困惑吧,我继续审阅学生们的稿子。发现60篇文章中竟有52篇是写妈妈的唠叨,有的学生写出了妈妈唠叨是为了他们地学习和身体,有的写出了自己的无奈,还有的为了逃避唠叨,恨不得不见妈妈……看到这样的文章我沉思了片刻,学生已经12岁了,还不知道妈妈的唠叨其实也是一种无奈。
看到这种情况怎么教育好呢?我放下手头的审阅作文的工作,去寻找《感悟母爱》一书。我想到了前天看到的一篇感悟母爱的文章,想到读书时我为作者的伤心而伤心,为作者的母亲默默狠心而落泪。想到这里,我感到学生们不理解自己的母亲。不行。必须让学生了解母亲,了解世界上母亲的无私和伟大!我选好了一篇《我终于读懂了母亲的爱与恨》在课堂上读给学生们听,还没有读到故事的三分之一,我的心沉重起来,嗓子哽咽得读不下去……
“作者的母亲身患绝症,不久就要离开人世,离开自己可爱的儿子。为了不让孩子想念自己,竟然狠下心打了孩子;为了让孩子学会自立,竟然用锅铲打孩子逼着儿子学会了做饭、洗衣服……”我断断续续的读着,抬头看看学生们,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被故事所感动,有的伤心流泪。故事讲完后学生自觉讨论起来,是什么原因才使妈妈如此唠叨?使我们不理解妈妈呀!
现在学生懂得了:妈妈所忙碌的所唠叨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啊!看来《我终于读懂了母亲的爱与恨》这个故事深深的打动了他们。在修改习作稿子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已经把妈妈的唠叨和我的烦恼中的无奈变成了爱和关心。
有的学生是这样结尾的:“妈妈,你的女儿长大了,也懂事了,你放心吧!我会把您对我关爱的唠叨记一辈子的,记到永远。有的这样结尾:那一片大海,是母亲的胸怀;那一片净土,那是母亲的心灵。母亲永远是照着孩子回家的那盏灯。如果说父爱如山,那么母爱似水。
我看到修改好的习作——《我的烦恼》,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儿。当今的孩子生活条件太优越太幸福,母亲给予孩子的太多,自己生活的太辛苦。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祝所有的母亲:人类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来自太阳之光。没有太阳,花儿就不能开放;没有爱情,就没有幸福;没有女性,就没有爱情;没有母亲,就没有诗人和英雄。 今天是母亲节,愿您永远健康,美丽;一切事情都顺心,如意。没有鲜花,没有礼物,只有我深深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