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启发了我
在学习《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时,我想启发学生理解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就问到:谁来上讲台给大家讲一讲古埃及人民是怎样搬运巨大的石块的?
这时一个孩子走上讲台,给大家讲了起来:“古埃及人民在搬运石块的时候,因为道路不平不好拉,他们就修了一条石子路,”说着,他就在黑板上画了一条道路,“他们把石头放在木撬上,往上拉。”这个孩子又画了两个木撬,然后在木撬上放上了一个大石头。
一看到孩子讲得这样明白,特别是“木撬”这个词语在学生的板画中就得到了解决,我非常地满意,准备夸奖孩子时,又一个叫吴鹏飞的孩子立刻将手举得高高,噢?他有什么问题吗?我叫到了他。
“老师,我觉得这个木撬不应该是那样放置的?”他十分肯定地说。
哦,木撬怎么放置呢?我也没有想到还有另外的放法,不过孩子的积极性可不能打消啊。还没有等我允准,他已经飞跑着上到讲台上了。先看看再说吧,我心里想着。
“我认为这个木撬人们应该是横着放的,它和路是垂直的,这样木撬滚动起来,才省力一些…..”吴鹏飞很快地在黑板上重新画了两条木撬。
此刻我才忽然明白了,原来这样画出来的木撬最能体现古埃及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啊,而这却是我在备课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的啊。
我情不自禁地再次走上讲台,和孩子共同体味了木撬搬运石块的绝妙之处。也就是在那一刻,我心底油然而生一种感慨。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也许在很多方面学生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很多时候孩子的回答,常常都能启发我们。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弟子不必不如师”说得再恰当不过了。不可小看学生,善于和孩子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再者是老师不能永远高高在上,只有放下架子,弯下身子,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才能在课堂上解放学生的手和脑,激活学生的思维,让知识的甘泉流在幼小的心田,让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碰撞迸发。才能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了所有孩子的成长。学生启发了我,在真理面前,我们和孩子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灵宝市第一小学 张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