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春游去!
星期一的早晨,阳光明媚,春风拂面,感觉心情格外的好,久违的春天终于迈着慢悠悠的步子来到了我们身边。看着窗外灿烂的阳光,闻着空气中弥漫的淡淡清香,春游的念头又从心中萌生出来,慢慢扩大。
无独有偶,我们年级的老师都正有此意,尤其是语文教师,一直想为学生创造写作环境,帮助他们开阔视野,让孩子们走出学校,走向大自然,丰富生活体验,毕竟作文来源于生活。大家一拍即合,兴致盎然,集体决定将原定于周二的春游提至周一,也趁着这个好天气。
因为心中有了念头,再加上申请成功,第二节语文课我便有意识地为习作铺垫了。进入教室,看着整齐的桌椅、坐的端端正正的孩子们,我的微笑从唇边漾开:“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谁能给老师形容一下?”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春光明媚!”“阳光灿烂!”“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说?”我接着引导。
“今天,春光明媚,暖风吹拂大地,天气真好!”“今天的阳光真灿烂,让我的心情格外的好。”……教室里异常热闹,好词、好句不断从孩子们的口中说出。
我笑的更甜了,但仍继续追问:“在这种天气里,你想到了什么?”孩子们的手举得更高了:“我想去放风筝!”“我想去春游!”“我想到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我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我想到了描写春天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今天早上上学的路上,我观察到路旁的柳树发芽了,春天来到了。”
……
此时,同学们的思维异常活跃,因为急于让老师挑他回答问题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因为心情的激动而小脸通红。我知道,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
第四节,班主任李老师宣布了下午春游的消息,意料之中,孩子们一阵欢呼。下午两点钟,四年级三个班整齐的队伍出现在操场上,孩子们脸上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因为临时有事,我没得陪着孩子们上山,遗憾的心情不言而喻。
……
四点半,学生们回来了,一个个累的腿都打不了弯了,一看到因为不放心在校门口焦急等待的我,便一把扑到了我的身上。“老师,你怎么没有陪我们去呀?”“老师,我们玩的可美了吧!”“老师,我快累死了!”“老师……”
回到教室,我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找到的春天在哪里。孩子们纷纷举起手来。有的说在草地上找到了,有的说在柳树上找到了,有的还说从人们变薄的衣服中找到了,果然,因为目的明确,每个人有自己的收获,甚至一个孩子还带回一个路上捡到的嫩芽,我笑着说他把春天带回教室了。
周二早上,我读着一篇篇生动优美的文章,不禁为我们这一次活动叫好,因为孩子们确确实实观察了,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写出的文章格外出色。几个平时作文“困难户”也写出了新意,把寻找春天的过程和收获写的非常好。
通过这次春游,我也有了自己的收获。回想以前,由于考虑方方面面,年年总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春天,孩子们坐在教室写春天,一篇篇习作了无生机,千篇一律,学生写的没意思,老师批改时更是无法下批语。“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作文是人的现实生活的反映。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调动所有的感官去看、去听、去触、去闻、去思、去感悟、去体验,去获得自己没有获得的感受。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与众不同的特点,融进自我的内心体验、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当学生有了这么多的素材做基础时,他就会对作文产生一种亲近感,不会感觉作文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可怕。而且还会有一种表达的欲望,想让别人同自己一起分享。当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起来,作文就成了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这次春游,不是也带来了我们作文教学的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