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跨越百年的美丽》有感
“跨越百年的美丽”,说的是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过程和艰辛,在此之前,我读过这篇课文不在少数,可是每一次读,都让我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第一次读,只是觉得这篇课文很无聊。
第二次读,由衷的佩服玛丽·居里那淡泊名利的精神。
第三次读,品出了作者想让我们知道的一些道理。
第四次读,在老师的带头领读之下,我细细的咀嚼着里面的感情,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过程,发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词都反映出了居里夫人研究镭的艰辛。
到家了,我再一次拿出语文书,开始细细品味第五次阅读。
第二自然段描绘了她的面貌:“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露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就这样一句话,带过了她的面貌,许多情节都没有过多的粉饰,只是细细的描绘了她的眼睛,正是这双智慧的眼睛,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这一句话恰到好处的说出了居里夫人的精神。“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这句话具体的说明了事例,更说明了居里夫人那“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执著精神。
你能想象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里炼出了镭吗?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他们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而玛丽问皮埃尔希望镭是什么样子时,皮埃尔回答:“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终于,他们练出了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而爱因斯坦对她的高度评价更是旁人所没有的。“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的坚强、她的纯洁、她的严于律己、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这是多么难得啊,多么高的评价啊,或许,只有玛丽·居里才担得起。
那几克的镭,把居里夫人六十七个春秋添绘了神奇的色彩,让她名扬天下,正因为她的坚强,才造就了一门科学家。
第五遍,又品味出来了不一样的味道:居里夫人的坚强、居里夫人的精神、居里夫人的“打破沙锅问到底”、居里夫人的淡泊名利……
相信第六遍、第七遍,我会品出和这一次不一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