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诱导 生成精彩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三单元习作内容是:“说说我自己”向别人展示真实的你。在上这节习作课时,我对学生做如下诱导:
一、选择材料 抓特点。
特点就是特别的,与众不同的地方。比如你的外貌、衣着、神态与他人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者说,你的性格特征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外向的同学爱说、爱动,爱发表自己的意见,做事雷厉风行;而内向的同学不爱说话,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但爱思考问题,喜欢单独活动,你属于其中的哪一种呢?比方说:兴趣爱好,每个人都不会完全一样。即便都爱读书,都爱画画,但爱的程度与表现形式都会有差异的。同学们当中有的爱读书,有的爱画画,有的爱唱歌,有的喜欢体育,有的喜欢做手工……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呢?着迷了吗?
在选择材料时,如果你抓住了与众不同的地方写,那你就是向别人展示真实的你。
二、实话实说 举事例
说的是真实的你,而不是别人,所以不管是外貌描写,还是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描写,都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这样实话实说了,同学们一听不用猜,就会异口同声说:是你。让别人读了,生动形象,如见其人。这说明文章写成功了。
三、注意细节 添魅力
能成功的向别人介绍自己,也是一种能力。介绍自己,切记面面俱到,看起来是什么都沾点边,其实,什么都没写好。所以,在描写具体事例时,特别要注意细节描写,使人感到你对某种事物的兴趣特别浓;在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时,要注意精雕细刻,描绘出人物富有的“个性化”特征。如果注意了细节描写,就会给文章增添魅力!
学生习作:
爱看书的我
三四班 焦英宸
我从识字开始就喜欢看书,书的种类也很多,如科学丛书、神话故事、童话故事……我小小的书架上排得挤挤挨挨的。
因为我看书常常入迷,所以时常会闹出笑话。记得一个星期天的中午,我正在看一篇《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正当看的过瘾的时候,妈妈在厨房里忙活,叫我到楼下的小超市买一袋盐。我嘴上说行,但就是舍不得动。
过了一会,妈妈等急了从厨房出来,看见我还在沙发上看书,就板着脸说:“快去,等着用呢!”我这才依依不舍地放下手中的书,三步并作两步向超市跑去。到了那里,我还在想盘古的血液怎么会变成奔流不息的江河,只记得妈妈让我买一袋东西,究竟是什么,早已忘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买了一袋酱油。回家后,妈妈啼笑皆非,说:“错了,让你买的是一袋盐。”妈妈知道我又是看书入了迷,就只好自己去买了一袋盐。
我就是这样爱看书,书是我永远的朋友。
点评:本文能紧扣“我”的看书生活来选择和组织材料,语言生动流畅,字里行间流露出小作者对读书的痴迷和热爱。文章突出特点是生动有趣。读了此文,人们不禁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真是一个十足的小书迷。”
不甘落后的我
三四班 王锴
我,属蛇的,今年9岁。我的身体瘦瘦的,长长的睫毛下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我是个不甘落后的男孩。
在学习上我不甘落后。喜欢在暗中与学习成绩比我好的同学较劲。每天来到学校一进教室,我就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读书、写字。上课我专心地听老师讲课,生怕漏掉一个字、一句话、一道题,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管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我都认真地完成。课文中要求背得课文、段落我都能一字不错地背下来。
我还喜欢看书,看科学家的故事,看小学生优秀作文等。我还很喜欢做难题,每当经过自己的苦思冥想做出一道难题时,我就有一种自豪感。功夫不负有心人,上学期期末考试,我的五科成绩名列前茅,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我暗暗的告诫自己,别骄傲,要继续努力。因为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如胆小,一发言脸先红,即使会的也不敢举手……老师经常鼓励我:如果发言勇敢些、积极些会更出色的。同学们,我会努力的!
这就是我,一个不甘落后的小男孩。
点评:小作者抓住自己的特点,能通过具体事例,把自己在学习中不甘落后的经历有条理地叙述出来,符合本次习作要求。
快乐的我
三四班 康韵彤
我是一个快乐的女孩。在妈妈的眼里我是一个快乐的“小辣椒”,因为我有一张能说会道的“辣椒嘴”。在爸爸眼里我是他的“心肝宝贝”,我幸福快乐地成长…..
我喜欢读书、写字、滑滑板、打羽毛球……读书让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我快乐。
在学校,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我都是第一个又快又好地写完。因为我听讲专心,做事雷厉风行,每次老师布的课堂作业,有的同学还在磨蹭时,我已写了一半。老师表扬我写得又快又好时,我很快乐。
每当背书的时候,我也是第一个背会。因为我喜欢读书,我在老师和妈妈的辅导下,掌握了背书的技巧,那就是先理解课文内容,再掌握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最后,我用心地读上几遍就背会了。为此,我快乐。
每当作文的时候,我也会第一个把作文写好。因为我喜欢读书,我从书中掌握了许多优美词句,再加上我上课认真听老师讲习作要求、习作方法,我也从学过的课文中学会了许多写作方法,我为自己能活学活用而快乐。
同学们,相信我,我会把掌握的学习技巧分享给大家,你们乐意吗?
点评:小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生动有趣地把自己心中的快乐写出来,能说得头头是道、入情入理,使读者读这篇文章没有感到有不虚心和骄傲之嫌。是一篇成功习作。
教后反思:说说自己,孩子们三言五语会说得头头是道,而要动笔写自己却又觉得无从下笔。针对三年级孩子初写作文,在上这节习作课时,我通过诱导、先说、再写、交流、简评五个环节进行指导,从交流中发现孩子们的习作真是精彩纷呈。但也存在不足之处:选材局限,优劣有别。
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还要在引导认真审题,使其明确要求;激发思维碰撞,拓宽选材思路;提供交流平台,相互受到启迪;写作思路清晰,重点细节突出;注重习作修改,品尝作文乐趣等方面下功夫。久而久之,这样学生很自然地会有话想说敢说、愿写乐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