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在窗外站着,
春风在窗外呆着,
别让他们等得太久啊,
赶快把窗子打开!
赶快把窗子打开!
好欢迎活泼的春天进来,
欢迎春天的气味,
欢迎春天的光彩。
让青山、绿树把窗子打扮起来!
春光在窗外嚷着
春天在窗外等着
欢迎他们一起进来呀,
赶快把窗子打开!
——题记
今天是大年初五,大清早,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叫醒了我,拉开橙色的窗帘,窗外,还有橙色的阳光和空气,打开未读的校讯通彩信,还有橙色的小诗——快把窗子打开。在这样橙色的感觉里,在虎年的岁首,回想走过的牛年,走过的2009。2009,有太多的意料之外!
第一个意料之外:评上河南省名师
在炎炎七月,赴郑州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在培训结束的最后一天,还要参加两项考试,一项是开卷考试,考的是关于教师业务素质的专业知识,另一项是闭卷考试,考的是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报到时,还上交了近五年来的各项证书,包括论文获奖、讲课获奖、科研成果、讲课比赛等,并上交最新录制的一节课的光盘,两项考试的得分加上业绩量化分和讲课光盘分,总分在前110名的才能有资格参加河南省名师答辩,答辩后,淘汰后10名,河南省百名名师就诞生了。
非常感谢这段冲刺高考般的经历,我们一个宿舍的五个姐妹,天天背书背到十一点,我们都是中师生,都没有参加过真正的高考,可是,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们体会到了高考的压力,尝到了高考的滋味,老师告诉我们考试结果在8月2日在网上公布,公布的是参加答辩的前110名,其他的教师将获得的是省骨干教师证书。考试结束后,我回到家,不敢奢望自己能进前百,毕竟,参加学习的是全省的精英啊,甚至连老师公布的网址都忘记了。谁知,在7月31日,一起学习的朋友贾彤发来短信:恭喜,你可以参加名师答辩了!我把这条短信看了两遍,还是不能相信,把电话回给贾彤,问他在哪里得知的信息,他说,网上都公布了,然后,告诉我网址,真的呀!自己的名字就在网上。
8月5日答辩,离答辩仅剩一周时间,答辩分两项,一项是5分钟演讲,一项是抽签答辩。默念着110名淘汰后10个,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咳,为什么不是留10个淘汰100个呢,这样淘汰了也不至于太难堪,在这样的念头下真觉得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俗人,俗不可耐,不能超越功名利禄,更何况,这还是没有任何利可言的“名”。积极准备吧,答辩那天,气氛确实很像高考,先进了四楼的音乐厅,进门就上交手机,然后分成四组,按序号答辩,由导引员带领到答辩地点,在答辩之前,你不知道你的答辩地点在哪里,答辩结束后,从另外的一个门出去,出门时,领取自己的手机,在音乐厅,还安装了手机信号屏蔽仪,也就是说,在你前面答辩的人,不管和你的关系多么近,你就是有两个手机,也别想知道答辩的内容。我是小组的最后一号,一直焦急得等到最后,听着导引员把一个一个得老师喊走,一直等到音乐大厅空空如也。答辩之后,我觉得自己答得还不错,答辩结束的一个小时后,在大厅看自己的答辩结果,由于四个小组四套评委,所以一个小组的成绩是一张,我的抽签答辩是小组第一名,这令我很意外,演讲是第四名。看后我感觉自己决不会是最后的10个了,很轻松地走了,临走,还买了两套新衣奖励自己。
两周过去了,还是贾彤,短信祝贺我被评上河南省名师了,我上网一查,自己是第十七名,很欣慰了!在560多名的省骨干教师中经历了炼狱般的学习和考试,又经历了那样严格的答辩,我拥有了“河南省名师”。这个光荣的称号将时时提醒我:是名副其实,还是徒有虚名!
第二个意料之外:做书香班级评委
2009年的3月8日,我在大厅正打羽毛球,打得大汗淋漓,突然手机响了,是李俊超的电话:“刘老师,祝贺你获得本周教师博腕儿,你将得到由我们校讯通提供的100元的图书,书的目录我发给你,你选好后告诉我就可以了。”紧接着,短信中又收到了靳鹏面向全校教师的贺信。李俊超和靳鹏都是我们校讯通公司的区域经理,先后负责油田区域的业务,也是我的两个朋友。博腕儿?尽管不是来自行政机关的荣誉评比,但,这毕竟是面向全省的一个评比呀!真有点儿意外。
7月,李俊超对我说:“暑假的第四届书香班级评比将聘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教师做评委,校讯通公司想请刘老师做评委,不知您是否有时间?”我非常乐意,能和在十几年前发表过我文章的教育时报刘肖总编,还有我喜欢的著名特级教师武凤霞一起担任评委工作,能和刘校长、孟主任这样的知名学者担任评委工作,能和河南省那么多的优秀教师担任评委工作,最重要的,能为一直致力于打造书香社会的校讯通公司出一份微薄之力,我真的感到很荣幸。
8月,评委见面会如期举行,零距离地接触了校讯通这个优秀的团队,为他们的朝气、热情、敬业、好学、阳光所感染着、激励着,生命中似乎有了这样的相识和相约而再度回到十几年前的青春岁月。用武凤霞老师的话说,这个团队,既有松柏精神又有小草精神,个个像松柏一样,在需要的时候独挡一面,个个像小草一样,谦虚而又乐于奉献。
11月,河南省书香班级颁奖大会在郑州聚源路小学举行,作为评委之一,我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在会议结束时进行了即兴发言,会后,参加了校讯通公司主办的篝火晚会,这次活动举办的成功而有创意,会议上的每个细节都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个年轻的团队,这个年轻的公司,因为主动地承担起打造书香社会的责任,而必将走得更远。
放假前,李俊超告诉我,第五届的书香班级由刘老师你继续做评委。
第三个意料之外:到郑州做讲座
参加由中心工会和教科所联合举办的“生命花故事”演讲时,设了振动的手机嗡嗡个不停,接听之后,才知道是黄老师打来的,黄老师问我:“如果让你给老师做个培训,你能给老师们讲个什么?”我想了想:“讲师德怎么样?”“不要师德方面的,讲和语文教学相关的。”“那讲作文教学行吗?”“行。就讲作文教学,一个上午,按三个小时准备,你后天就来吧。”“后天?太紧张了吧?让我准备一下吧,能不能晚几天。”“行,那就10月9日。”“是什么方面的培训?”“是郑州师专承办的培训,来了再细说吧。”
于是,开始准备,做PPT,准备素材,一个国庆长假就在一个培训讲座的支配下充实过完了,8号到郑州的时候,汽车站热闹非凡,人山人海,广告创意宣传队伍一个接着一个,黄老师反复强调的4路车怎么也等不来,被宰30元才打了了蹦蹦车到了师专,黄老师和金老师已等候多时了,第二天上午做了报告后,下午就匆匆回来了。三个小时的报告依观点需要,在一个又一个的例子中不知不觉结束了,以前,也曾在中心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讲过话,也曾到南阳到淮滨等做过报告,但那些都比较短,三个小时的报告是我第一次做,我觉得是一次挑战。10月底,黄老师又邀我去做报告,还是这个内容,和上一次相比,我觉得自己在时间把握和观点陈述中更有把握,效果也比上一次更好了。
我曾忍不住好奇,问邀我讲课的黄老师:“我们素不相识,你也从来没听过我的讲座,也没有听过我的课,你怎么会让我来做培训呢?你不怕我讲砸了?你不怕你看走眼吗?”黄老师笑了,他告诉我:“做培训的老师很多都是师专的教授,也有像武凤霞这样的著名特级教师,在省名师中,我邀请了6位,你是其中之一,我选人是有标准的,业绩量化,答辩成绩等我都心中有数,还有啊,你是百名名师中唯一一个教育硕士。哈哈,我还没看走过眼呢?”
在和黄老师接触的过程中,他的坦率、敬业、口才、见地,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报告的经历让我时时提醒自己,和优秀教师,自己还差得很远很远,学习,永远都应该是“在路上”的行进姿态。
第四个意料之外: 工作领域新拓展
从1996年实验小学建校至今,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后来,到教科室兼管教科研工作,10余年的教科研研究使我对教学对课堂对学生对教育理论理念有一种别样的情怀,对于教科研前沿动态的关照,对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思考已经像呼吸一样自然和必须,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工作领域还会有别的。
然而,随着老领导的退休,一个意外发生了,那天,校长和书记找我谈话,经学校会议研究,决定由你来负责学校的工会工作,从政治领域来讲,这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大方面,学校的教科研管理工作你做得很出色,我们也相信你会把工会工作做得更好!我瞪大了眼睛:我?工会工作?从没做过呀,别人不行吗?校领导笑了,我们相信你能胜任。
年末,参加了中心的春节困难职工困难申请等级确定的会议,会议上,李主席又谈了工会工作在学校的地位,讲了工会工作在学校管理中的角色定位,的确打破了我对工会工作的有些错误认识,新的一年了,又面临了新的挑战。
第五个意料之外:上省报头条
2009年10月,中心党委的何主任通知学校,教育时报要来采访我,9点左右,何主任带着教育时报的李记者来到我校,学校很重视,预计的被采访对象除了我之外,还准备了被采访的领导和教师,可是,采访在非常轻松地气氛中进行,李记者我们早在七八年前就见过,那时我到信阳讲课,李记者听了我的课,课后还和我约过稿,曾经发表过我的好几篇文章,虽然见面不多,李记者可能不太熟悉我,但我对李记者印象很深刻,他让我随心所欲地谈,谈了一个上午,然后,他说了我和其他教师的不同之处,让我将自己的成绩等写个初稿,之后,又带走了我的一些资料,之后,经过电子邮件的几次沟通之后,2010年的1月13日,以《快乐着语文的快乐》为标题的事迹报到在教育时报最具成长力的教师栏目刊登。
之后,张书记和秦老师又将这个消息报道到油田报纸,熟悉我的人会提起这个报道,这让我很惭愧。又回到了最初的思考:是名副其实,还是徒有虚名!
在离不惑之年越来越近的时候,有越来越淡定的心态面对工作,面对荣誉,面对得失,其实,在此之前就有朋友说,你不是挺擅长写作的嘛,你也写写自己参加省最具成长力的教师评选呗!我笑了,没有这个愿望,也没有这份激情。然而,2009,在这一年里,有这样一个意料之外,让我走向省报头条,参与了这项评比,不仅在想:总有冥冥之中的一种力吧。 于是,我更加清醒地告诉自己:你还差得很远,唯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继续行走!
第六个意料之外:读书笔记被连载
被评上博腕儿,是因为我在一周之内写了一篇又一篇的童书解读,读聪明豆绘本的日记真是好美好好美好的日子,我只嫌自己的手不够快,只嫌自己的时间不够多,只觉得自己还没有写完还没有写透,就这样,文字一篇一篇地诞生了!
长长的暑假,习习的晨风,当我捧起《教学勇气》时,我的心一次一次地被震动,这么好的文字,这么好的见解,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师长,在对教学勇气的时候其实是在聆听和交流,和一个师者和一个有着共同经历的人在交流,我们长谈而不觉黄昏已至,于是,把这种感受写下来,信手写,只为这种感觉,这份心动。然而,不成想,接到田田的电话,这些读书笔记《教育时报》想连载。那当然好了,对于码字的人来说,被发表是精神嘉奖啊!于是,从11月份开始,一直到12月份结束,读《教学勇气》的读后感一篇篇上了省报,那散淡的文字并那被编辑精心加了题目见诸报端了。
除了被连载的读书笔记外,还有一些文章陆续发表,我仔细数了,一共10篇,几乎都是读书笔记,2009年,过了一个读书年!
2009,国庆60周年,宏大的阅兵场面见证了共和国的成长,回望2009,回望牛年,作为教师的我还有很多很多和家长和学生的故事令我回味,今天,且记下这6个意料之外,权作2009年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