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克服当众害羞心理
小熊的《学习魔法书》上有一篇帮助孩子克服当众害羞心理的文章,我觉得引导孩子克服羞怯心理,形成快乐向上、理智豁达的人格,是社会的需要,更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有的孩子会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害羞;有的孩子在课堂上起来发言时,脸会变的通红,并且心跳加速,感觉很紧张,回答问题时结结巴巴,甚至语无伦次。其实有些孩子是知道答案的,但由于紧张,当时脑袋就变得一片空白。容易害羞的负面影响还不只如此,有时还会影响自己与他人的交往呢。所以为了使我们更好的与他人交流,就得想办法克服这种害羞心理。害羞心理其实是由不自信造成的。因此要克服它,首先就要重拾自信,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
有的孩子总担心自己发言不是很精彩,或说的不是很正确而被别人笑话。其实大可不必有这种想法,自己是怎样想的就应大胆地说出来,不要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毕竟我们不能钻进别人的脑袋里,控制他们的想法。况且,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要知道,一味注重别人如何评价自己,要求别人赞誉自己,只追求形式上的自我形象是狭隘的,是不利于自己成长的。 要想得到他人的赞赏和承认,重要的是,要确立正确的自我目标,加强自身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各方面的技能、培养自己坚强意志等方面的素质,渐渐的你就会发现自己变得开朗、坦荡、勇敢!
其次,做好当众发言的准备。如果你现在需要在大众场合对某件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事先将几个关键点写在一张纸条上。这样发言的时候万一忘了,就可以拿出来看一看,这样就可以万无一失了。在你感到很紧张的时候,不妨做做深呼吸,这样有助于让自己镇定下来。如果坚持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会发现自己能大胆地面对众人发言了。
另外,我们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勇于同比自己强的人交往。 有些人常常钦羡别人丰富的知识、侃侃而谈的风度、洒脱大度的气质,却担心自己知识浅薄而羞于加入交谈,羞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自己的见解,也不敢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久而久之,变得愈来愈偏执,愈来愈闭塞、孤僻。 意识到自己浅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自知之明,问题在于应在自愧不如的同时,不消极怨叹,而应勤奋地去追求知识,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勇于同比自己强的人交往,这样不仅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更多的知识来丰富自己,而且可以从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获得信息和力量。只要你决心加强知识的学习,勇于同比自己强的人交朋友,你会惊喜地发现,害羞不知何时逃遁了!
给家长的话:孩子的心灵是非常敏感、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家长一句很不在意的话,都可能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家长应允许孩子犯错误。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如意时,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孩子批评一顿,有时甚至用很尖刻的语言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样做,会使孩子变得更加胆小孤独、沉默寡言。所以我们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一定要谨慎,孩子的心理问题其实多半是由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而引起的。让我们能够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全身心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