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年华
——读《目送》有感
人生,确实是个枯燥无味又很难聊出新意的话题,一本《目送》还真让我见识到了龙应台的名不虚传,一篇篇看似毫无关联的散文,却是在记录着人生的匆匆年华。
面对父亲的离去,母亲的疾病,儿子的陌生,她都耐心的寻找解决的办法,用自己的笔将他们书写。无论是失败还是挫折她都当做是人生的一课,无论是失去还是别离她都坦然接受着命运的安排,目送着匆匆年华点点逝去。她的人生,无疑是平平淡淡却又不失生命的真谛,因为她将每天视作是最后的日子,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天该做且能做的事情,用心对待身边的一切,让自己的人生过得精彩而无悔。
或许无论怎样都能到达未来的彼岸,过完这段人生,但内心的声音还是告诉我一段勇于拼搏下注的人生无疑是精彩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人生本就应该充满未知和猜测,就像一段未知的路途,永远不会知道路途中会发生什么,家人和朋友与我们乘坐着同一次列车,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站会有怎样的人上来,而又会不会有人在其中的一站先一步下车,但这未知的未来也正是我们要珍惜每一天的理由,做自己想做的坚持自己想要坚持的,无疑是对人生这匆匆年华最好的诠释。
然而,生命的意义并不只在于追逐自己的梦想,奔跑中总要停下来,因为我们还有父母和亲人。2012年那个曾经年幼的小女孩步入了中学,她自然是认为自己长大了。她开始学会挑剔,挑剔爸爸为她做的原本觉得可口的饭菜,挑剔妈妈替她洗好的衣服;她不想妈妈每天在一旁监管她学习,她也渐渐听不进去爸爸的语重心长;她觉得妈妈每天原本温馨的叮咛是多余的唠叨……她觉得自己长大了,不需要大人过多的管教,直到初二的学习压力让她感到不适。多亏了妈妈细心的开导,和爸爸传授的轻松排压法,她终于明白它并不是不需要父母,也并没有真正地成长。看着父母默默的付出,也看着他们日益衰老的背影,想到总有目送的那一天,她的眼眶也湿润了,或许只有珍惜眼前才能目送的不留遗憾!
有时候,我们会不理解母亲过多的关怀和父亲严厉的话语;我们会不注意母亲关怀的小举动或是父亲在背后默默地保护;我们会不珍惜母亲的陪伴甚至于父亲的语重心长……其实,人生短暂,为了避免目送的方法并不是一味向前,而是珍惜人生这为数不多的匆匆年华,过好活着的每一天,不留遗憾的目送便是成功的。
匆匆年华,年华匆匆,我也渐渐的,渐渐地体会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其实是在彼此的珍惜与理解中,目送着年华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