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和孩子的“秘密”谈话
母子共读---
晚上,孩子做完作业,饶有兴趣地看最新一期《家长会》杂志,不一会儿,走过来对妈妈说,妈妈,有一天我也想有自己的带锁日记本。
妈妈仰起头探视着孩子的眼睛,像是发现了外星人,奇怪这孩子冷不丁说些没头没脑的话。
为什么?孩子?
因为我不想做水晶人,我想拥有自己的秘密。
哦?你在读什么?妈妈走过去,看到孩子正在拿着家长会在读《善待孩子的秘密》。
孩子,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这篇文章分析了孩子秘密的来源,指出了孩子拥有秘密是成长的标志。给家长的一些建议中,指出了要尊重孩子的隐私,营造融洽的亲子关系。
咱们来讨论一下吧?宝贝。妈妈正想就这个话题和孩子交流呢。
关于秘密的交流-----
孩子,你有秘密吗?
孩子眨眨眼睛,调皮地说,这本身就是一个秘密(*^__^*) 。
孩子,妈妈尊重你的秘密,因为妈妈对你非常信任。妈妈知道你不会撒谎,也不会做违背道理的事,如果有秘密,也是对自己、对别人有利的秘密,对吗?
孩子毫不犹豫地点点头。
那你周围的孩子有没有小秘密呢?
有!有的同学偷偷从家里拿钱;有的偷偷带暴丸(?);有的同学偷偷把老师找来的钱藏起来;有的同学偷偷喜欢别的小朋友,还写“情书”;有的同学偷别人的东西藏到他人的书包里;有的同学考试作弊;有的让别人替写作业,这些行为他们都不会跟大人说。
哦,这些秘密都是对自己成长不利的,怕大人批评,不敢让大人和老师知道,所以才成为秘密;是不是还有好的秘密呢?
有,有的同学偷偷帮助别人,不给别人说;有的同学偷偷把教室里的废纸篓换成新的。不想让别人知道的,都是秘密。(孩子自己干的事呵呵。)
孩子如数家珍,把班里同学出现的这些情况对妈妈一一讲来。
妈妈,这些不好的秘密我都没有。
嗯,妈妈非常相信你。你看,孩子,妈妈相信你的话,知道你不会撒谎;妈妈相信你上课认真听讲,让自己在课堂上认真聆听智慧;妈妈相信你不会偷拿别人的东西,因为你知道偷是一种恶行,会折损自己的品行;妈妈相信你,考试不会作弊,因为那样不但骗了老师,父母,更重要的欺骗了自己,滋生自己的虚荣心。
妈妈,还有,我有什么需要,只要跟你讲,就会赢得你的支持。
对,只要是正确的选择,老妈物质上,精神上对你双重支持。
妈妈,我在你的面前就想不起来有什么秘密。
孩子,谢谢你对妈妈分享你的心里话,妈妈愿意做你最知心的好朋友。孩子,即使你不愿意在妈妈面前做水晶人,妈妈也尊重你!
孩子笑了,妈妈,你真是我的好朋友!
妈妈关于善待孩子秘密的思考------
孩子想拥有自己的小秘密,说明孩子的独立意识开始慢慢苏醒。今天与孩子的谈话,不但提醒了妈妈,更是带给妈妈很多的思考。
不知不觉,孩子大了,渐渐有了自己的成长空间。大人千万不能汗毛倒竖,像克克勃一样处处审视孩子,检查,盯梢,越是这样,孩子的心离我们越远。总结自己的体会,感到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充分信任孩子。家长发自内心的信任对孩子是一种肯定,一种鼓励。孩子感到生存的环境很宽松,一般情况下,孩子非常愿意和我们一起分享他的喜怒哀乐。之所以孩子不愿意和大人沟通,很多就是因为不信任,处处怀疑。结果孩子心里有什么东西也不愿意说出来,形成了所谓的“隐私”。
第二要从小培养孩子判别是非的能力。首先要引导孩子多读书(正书),并认真思考要书中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让这些道理像种子一样潜移默化的种到孩子的心灵里,这样,孩子具备了判别孰是孰非,行为自然就合乎道理,就不会有什么不想让大人知道的事情。其次大人待人处事要合乎道义,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两点非常重要,因为,即使孩子有秘密,我们也不用太担心,因为我们相信孩子做事不会太出格。
第三要和孩子做朋友。我们要努力做孩子的朋友,共同站在一条战线上,成为孩子心灵的根据地。孩子有什么心事,愿意和我们交流。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听到孩子做错什么事,千万不要大发雷霆,和风细雨,做好引导,告诉孩子这样做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让孩子权衡利弊,正确做出选择;如果听到孩子作对事情,就要发自内心地去鼓励他,肯定他,长养他的善行。减损不好的恶行,长养美好的善行,提醒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不正是教育的本质吗?
《论语》中孔子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大意是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们以为我有什么隐瞒你们的吗?我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事情,我的所做所行没有什么不能告诉你们的,这就是我孔丘。孔子的言行光明磊落,符合君子的标准,谨言慎行,还有什么可隐瞒的呢?没有隐私,没有秘密的心灵,何其轻盈!这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第四,尊重和保护孩子的秘密。如果孩子有了自己的秘密,我们要学会善待,尊重孩子,不去随意窥视,那样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一旦发现,亲子关系就会蒙上一层阴影。平时我们就要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灵需求。上面孩子所说的情况,关于孩子偷钱的事情,就是父母和孩子沟通不畅的结果。当孩子有需要的时候,如果是合理的,条件允许,就努力去满足他;如果不合理,不支持他,也要让孩子充分理解原因,求得孩子的理解和懂事。这样就不会偷偷摸摸去做不该做的事。
好的秘密是孩子成长的养料。孩子渐渐长大了,渐渐走出我们的手掌心,走出我们的视野,最终走向他们独自的生命旅程。我们要让孩子始终明白,我们是站在他的身边,帮助他的人,而不是控制他的人,所以,要用爱去善待他的秘密,相信他的言行,彼此分享心灵,让他在自由自在的空间里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