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词语塑恩师
《师恩难忘》是五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作者饱含深情用朴实的文字为我们塑造出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一片尊师情。读完课文,你心中不免产生疑问:老师的可敬可亲是如何塑造的呢?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表现手法。写的是平常、普通,但却典型、具体的事例。而成为亮点的,正是一个个融入真情实感的词语。
“他先把这首诗念了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看似简单的“娓娓动听”一词,不仅告诉我们田老师说话婉转动听,使人爱听,而且刻画出他讲故事时的神情,道出他讲故事技艺高超。
“我听得入迷了,恍如身临其境。”读到“身临某境”这一词时,我们脑海中闪现出同学们专心致志,陶醉在美妙的意境中的表情。其实,正因为有了老师“娓娓动听”的讲,同学们才能享受“身临其境”的美妙。
继续读下去,“田老师每讲―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句中“引人入胜”一词也值得细细品味。透过词语,我们看到了一位善于用故事吸引孩子,既教书又育人的好老师。田老师的故事生动有趣,让一年级的小朋友不知不觉感到快乐,学到知识,懂得了道理。如果说一个故事让学生得到一次快乐,学到一份知识,获得了一个道理,作者在田老师那儿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那么上千个故事就让作者学到了一千份知识,懂得了上千个道理,获得了上千次快乐,在故事中慢慢地长大,成为一名文学作家。这怎能不令作者感激和怀念?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简单的词语,巧妙地运用,使田老师和同学们的形象跃然纸上,也使读者透过文字,感悟到作者的真情实感。这不正是文章的魅力所在吗?可见,词语用得巧,会为文章增色添彩。
栽培一棵树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一个人需要更多的心血,请你也选取一件平凡的小事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在文中注意巧用词语,体味用词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