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路
对于我班的孩子来说,阅读现如今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特别是在参与第四届、第五届“书香班级”活动中获奖之后,孩子们读书的积极性更为高涨,只要一写完作业就捧着书津津有味地品读。记得有一次课间操的时候,我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一位同事笑呵呵地对我说:“常老师,你班学生真爱读书!”这句话说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赶紧向教室走去,一看,我也笑了,你猜怎么着,一群孩子捧着书在教室外,或坐、或站、或蹲,但视线没有离开他们那宝贝书,周围喧闹的环境似乎对他们一点儿影响都没有,这幅画面倒成了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欣慰之余,还是挥挥手让他们回到教室,毕竟在强烈的阳光之下看书弊端多多,另外我也确实感觉这样的读书方式有点儿奇怪,但看着孩子们那无辜的眼神,我感觉到了他们那浓浓的读书情结。为了能让孩子们爱上读书,并从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我绞尽脑汁,想了一切能想的招儿,带领着孩子一起徜徉在书的海洋中。
虽说有一部分孩子喜欢上了读书,但我还是能敏锐地察觉到一些孩子在读书的时候心神不宁,支差应付,看来书并没有像磁石吸引着所有的孩子,怎么办?我得想个办法!
无意中和一个孩子交流时,他提起了《淘气包马小跳》,提到了新新人类那独特的语言。猛然间,我有一种感觉,这些书籍或许能打开一些孩子紧闭的心扉,试试看吧!于是我让班中一个孩子在家中给我拿了三本“马小跳”丛书,并且采用的是在课前或者课间闲暇的时候给他们读,让他们的眼睛得到暂时的休憩,让他们学会倾听,其实我也不知道会是怎么样的结果,只是想换种方式与孩子们一起读书。第一次给孩子们读的时候,有一部分孩子没有感觉,依然我行我素,对于这种情况,我不加制止,只是加大了渲染力度,语调更抑扬顿挫了,表情更丰富了,时不时还学着马小跳的样子来几句新新人类的语言,一阵阵笑声、一阵阵情不自禁的捶桌子的声音取代了往日的沉闷。最先读的是《丁克舅舅》,读完之后,我适时让孩子们起来交流自己的看法,看着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的样子,心里乐开了花,一群小魔王,上当喽!
第二次当我拿出《丁克舅舅》这本书的时候,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坐直了身子,做好了倾听的准备,包括平时从来不喜欢看书的孩子。说句实话,没有想到这些孩子这么快进入“角色”(原以为这应该是个持久战呢!),在给孩子们读的过程中,我不时在教室里巡视着,边读边观察孩子们的神情,适时调整自己读的状态。后来孩子们竟然强烈要求让我坐在教室前面读,他们说这样的话我不会累,感动之余,也明白小家伙们的私心,估计怕我累了就不给他们读了。就这样读着欣赏着,“马小跳”成了我们共同的话题,令人没想到的是,孩子们不光从书中感受到了新新人类的独特与幽默,他们在写文章的时候竟然也会采用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了,原来“学以致用”应该在孩子们喜欢的前提下进行的!
更没想到的是,在我们班中刮起了疯狂的“马小跳风”,那段时间,在孩子们手中几乎都会看到“马小跳”的身影;“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家长们送给孩子们的礼物最多的是《马小跳》系列丛书,没想到无意中的共读起到了这样的效果!看来投其所好的效果挺不错!
虽说我没有接触过新教育,不过从各种资料中获知的一些信息,让我有时有意识无意识地带领孩子们偶尔进行晨诵,比如带着孩子诵读金子美玲的《玫瑰小镇》,让孩子们从中领略那独特的玫瑰之美,诱发孩子们的诗兴;再比如在课中根据文章内容增添的课外阅读内容——小诗《风来了》,让孩子们一个个都变成了小诗人。只不过由于自己对新教育精神领会得不够透彻,因此很多地方做得都不够到位。
暑期,除了要求让孩子们把家长在儿童节送给自己的“营养大餐”一睹为快之外,要求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书籍,争取做到博采众长。从孩子们和家长的博文中,可以看出一些孩子的阅读面越来越广,从“茂茂的童年”妈妈的博文中可以看出小康宁不光读完了四大名著,还酷爱科普探秘之类的书籍,先后阅读了《少儿科普百科》、《孩子们最想知道的世界地理之谜》、《孩子爱问的经典问题——生物园》等书籍,说他是我班的“小楷模”一点儿也不夸张;从“小花兔”妈妈的文章中,得知“小花兔”不光看完了《窗边的小豆豆》、《长袜子皮皮》、《淘气包埃米尔》、《夏洛的网》、《妈妈走了》、《爱心企鹅》、《蓝色的海豚岛》、《小公主》、《外公是棵樱桃树》、《小狗钱钱》等书籍,还爱上了人物传记《居里夫人传》,还热衷于看科学故事书《地理通环游世界》、《小牛顿科学馆》等等,说她博览群书,一点儿也不为过!还有多个用心的家长都为自己的孩子量身定做了一套套“美味佳肴”,美不胜收的“营养餐”让孩子们在暑假中如同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
阅读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快乐,更多的是喜人的进步,一些孩子的写作随之得到了提高;一些孩子越来越喜欢读书;一些孩子则在读书中找到了自信。正如同培根所说: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当然,盘点孩子们的阅读,虽然有收获,但更多的遗憾。遗憾的是由于我自身素质的约束,对于孩子们的阅读缺乏理性的指导,缺少系统性的指导,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