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追求“润泽”的教室作文

2020-08-12 
追求“润泽”的教室——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阅读了佐藤学先生所著《静悄悄的革命》,我被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的课
 

追求“润泽”的教室

                   ——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阅读了佐藤学先生所著《静悄悄的革命》,我被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所启迪。特别是作者提出的“润泽”的教室,让我非常向往。

“润泽”原意是指湿润的程度,用来形容教室是指一种氛围、一种心情。在“润泽”的教室里,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得到承认。教师在课堂上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孩子,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教师边与每个学生谈话,边倾耳静听每个学生尚未说出的话语,在对话过程中,竭力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去与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能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的孩子是非常幸福的。

佐藤学先生在书中写道“明晰的思考或表现容易变成一种把思想和情感定型化的行为。而很多学生那些踌躇不定的眼神、没有把握的发言,它其中孕育着微妙的、不确定的、模糊暧昧的思考、矛盾、冲突的复杂情感,比起那些不多思考就得出的草率发言更有价值。”而这种价值只有在倾听后的思考中才能显现。所以教师应当从单方面的要求学生发言的想法中跳出来,而转变为在组织、引出学生发言之前,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表情。那些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

欧美的小学里,学生是从小声的不甚清楚的发言开始起步,在这期间,教师会给每一个孩子宽松的环境,尊重每个孩子清晰或模糊的想法,这些孩子进入初中、高中后,越往上走越能活泼地、明确地发表意见或表现自己,渐渐成长起来。与此相对,和日本一样我国的小学里闹哄哄的发言过剩的学生到了初中、高中后就会表情麻木、拒绝发言、沉默不语了。而从小就不被教师关注的慢慢思考问题的或用不明确的语言描述自己并进行思考的孩子则更不愿发言。究其原因应该和小学的教育不无关系。如果在小学时代过分地追求学生迅速地、热烈的发言的话,到了初中、高中后,学生就会尽全力去反抗小学时代被驯服出来的虚假主体性,从而使他们不可能实现自身的自由成长,因而造成学生到了初中、高中就拒绝发言,常常面无表情地坐在教室的情景了。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改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应当摆脱那种在授课中只想轻松控制教室而实际束缚学生的想法,允许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有时不确定的语言更能深入到其他学生心中,让不同的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体会。追求一个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相互关注、尊重的润泽的教室”,只有在这样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

“润泽”的教室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感觉教室里的每个人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的柔和的地方,我将以此作为我的目标,不断警醒自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身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努力让我的教室成为让学生感到幸福的地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