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家长和问题孩子
在学校听话啊!”“作业做完了吗?抓紧啊!” “多吃点有营养的,身体好。”总能听到家长对孩子这样关心的问话和嘱咐,但随之而来的也许只是孩子的声声埋怨,“知道了,真烦!”“好啦,罗嗦!”家长总觉得孩子小,有些道理要反复讲才行,但孩子却已经慢慢把自己当成了大人。孩子埋怨过你的唠叨吗?唠叨和讲道理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1.批评孩子言语反复或表达不当 2.指责孩子简单化 3.管教太严,孩子稍有小错,即新账旧账一起算
在说教孩子的时候注意一下,如果自己的行为与上面这些条件挂上了钩,那么你的“讲道理”也许就已经掺杂了“唠叨”的意味,以后可要多加注意了哦!
"唠叨"声中长大的孩子好不好?
反复同样的话,会让人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模糊听觉,明明在听,却根本不入心里去。这是长期重复听同样的声音产生的不在乎。做父母不要只怪孩子不听话,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太唠叨了。
在家长的唠叨声中长大,大多数孩子练就了对付唠叨的过硬本领,结果是父母唠叨越多,孩子防御能力越强。当孩子在心上构筑起唠叨“防火墙”,“金玉良言”,也很难穿透了。
反复说教,不断给孩子施以相同的刺激,可使孩子养成“心理惰性”,失去对父母的敬畏。最终当再次出现相同刺激时,教育效果便随之下降,甚至消失。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有些时候并不一定都是孩子的错,家长也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改正,让孩子在轻松、健康的环境中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