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枝”花,之所以加引号,原因是我根据它的外貌特点起的名。其实我也很想知道它的真实身份,可上网查询半天也未获结果。
这盆花搬到我家近一年了。刚来我家时,乍一看,它不像一盆花,倒像栽在花盆里一棵高50——60厘米的小树,因为他的枝干从外观看,极其丑陋。就像干枯的一般,没有丝毫绿色。这也是我起名“干枝”花之因。有一天,我怀疑他是否活着,就毫不可惜地折断一枝,看到它白杨树皮似的里面一圈翠绿的颜色,才知他生命健在。
他的枝干不美,他的叶子绿的也极其普通。不像我家与他并肩的“四季发财”花,叶子绿得油光发亮。他的叶既没有光泽,触摸着还感觉很涩,叶形与榆树叶有几分相像。
还有我最不喜欢的、甚至催促老公数次把这盆花扔掉。原因是花之气味怪异。风一吹,满屋子充满的不是沁人心脾的香气,而是奇异之味,虽无法形容,但绝非芬芳馥郁。
他的外表就是这样没有一丝地讨人喜欢,甚至很多时候让人生厌。但至今占着我家阳台一大块地的原因,是他的花赢得我一家三口的欢喜。时间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依次轮回,而“干枝”花却一年四季花常在。不亲眼目睹这盆花,我还真不相信有一年四季都开放的花。不仅是他的花苞一茬紧接一茬,花色变幻无穷;他可是花中有花,一个花苞打开,竟足足有二三十朵如牵牛花缩小20倍后的小喇叭在争奇斗艳。一朵花上的小喇叭少者两种颜色,多者三四种颜色,有时是淡黄、淡粉、深粉色;有时是橙色、淡红色、深红色;有时淡粉、淡紫、深紫色;还有时一个小喇叭就有两三种颜色。
欣赏着四季如一竞相开放的“干枝”花,我不由得对诗人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诗句起了异议。更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啊……
其实,世上有无数如“干枝”花一般的人和物,他们外表朴实无华,不引人注意,但自身又有坚忍的力量征服自然。他们不卑不亢、默默无闻,只做真实而又最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