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了自由欢歌2010年8月21日星期六小雨最近,我" />
让知了自由欢歌
最近,我去了农村,发现那里的知了非常多,一天到晚总是不停地唱歌。可我们一回到家里,就是竖起耳朵听,也听不到知了的歌声,这是为什么呢?
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大概有以下三条。第一,农村的土壤比城里的多。可不要小看了这个原因,《法布尔昆虫记》上说,蝉的幼虫要是想变成成年蝉,就必须在土壤里呆整整三年。要是没有了土壤,也就没有了它们生存的环境。第二,农村的树比城里多。蝉妈妈必须在树枝上每隔一段距离打个洞产下一些卵。可是城里的树少,所以蝉妈妈就不能掺太多的卵。第三,城里有很多人为了品尝美味而捉蝉。虽然蝉是一种害虫,从幼虫开始,就靠吸食汁液为生,会导致树木枯死。但是专家说:“知了远未成害,还是少捉为好。”
分析了以上原因,我觉得人们以后最好不要捉蝉,给蝉创造一个好的生存环境,让蝉快乐地生长,自由地欢歌。
妈妈的话:
这是暑假里孩子的小日记,一直没有发上来。
最初选这样的题目,源于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市民在白河边打着手电捉蝉的报道,于是和儿子探讨了这个话题。
“宝贝,你听听现在有知了叫吗?”
儿子竖着耳朵听了半天,说:“没听到呀!”
“那你前几天回老家时听到了吗?”
儿子想了想说:“听到了,还特别吵呢!”
“那这是为什么呢?”
“一定是因为我们这里的树太少了!”
“为什么树少了,就没有知了叫呢?”
儿子不屑地说:“没有树,知了怎么生活呢?”
“呵呵,那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知了在树上生长之前生活在哪里啊?”
“哦,我知道了!《法布尔昆虫记》上讲过,知了的幼虫会从树上掉下来钻进土里生长。我们这里的土太少,到处都是水泥地,知了的幼虫没有办法钻进土里,就死掉了,所以知了的数量就少了。”
“你知道得还真不少呢!我在报纸上也看到一篇关于知了的文章,你来看看。”
儿子通过对报纸的阅读,了解到知了减少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的抓捕。
有了这些讨论和阅读,孩子写日记的时候就轻松多了。
结合自己的感受,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结合报纸上的报道,对一种现象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对儿子来说,是一种新思路、新写法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