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与体验
《怎样看电视》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通信与生活中的主题一。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知道通过看电视,可以了解大千世界,丰富自己的知识,但是要学会合理的安排时间,选择有益的电视节目。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说课的:
一、 教材
《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怎样看电视》这一课的内容集开放性、综合性、情感性为一体。教材以学生最熟悉的看电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有节制的看电视,要注意选择健康的内容。这节课,我努力创造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知识目标:认识电视对学生成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于带来的不良影响。
2、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相互尊重,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对问题的辨别,分析能力。
二、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怎样看电视比较合理。
难点:是怎样做到合理看电视。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调查、讨论交流、辩论教学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能自主调查,在讨论交流、辩论中学会辨别,合作,沟通。
三、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我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如下:
1、立足生活 导课激情
在教学前,我走到学生中,发现孩子们因为看电视产生了很多苦恼,和家长发生了很多矛盾。我觉得首先要解决的不是一开始就告诉孩子怎么看电视,而是让他们说出课余时间爱干什么,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体验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看电视所带来的乐趣。
2、立足自主 辩论明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通过谈话,辩论等形式,让学生以自己的眼光看待问题,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开发和利用课堂资源,自己试着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如:你怎么解决争台问题?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没有解决的矛盾怎么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
3、立足多元 培养能力
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辩论、制订计划、给家长写一封
信,或者做一次沟通,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锻炼学生。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标精神作指导,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教学内
容融为一体。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受到改变了语言说教的教学
模式,把道德行为与儿童的生活、情感体验,在交流中在活动中,达到润
物细无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