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早读课过后,我抽空检查了星期天留给孩子的家庭作业。其中有关于一个字去掉偏旁后,余下的部分再组词的,还有读读写写(巩固本单元的六个四字词语),加上我给孩子们出的四个填空题。(紧贴着书本第七课课文蔷薇花雨前和雨后的不同美的表现的句子)要求一个字或词抄写一遍,另外还有一题写两遍的,加起来也就两张小字或一张大字的数量。批改的结果令人难以置信。
我将检查结果归类:(三十三位同学仅仅)六位同学写的字体工整,干净,认真,我打了“优”;其余孩子普遍写得字体潦草,要么是一开始难着性子,到第二页便变得潦草不讲究了;要么是墨迹点点,团团的,令人看了不舒服,脏乱的感觉,犯脏或潦草一条的同学,我将其作业上打了“好”字,“双犯”(不工整也不干净的作业)的,我没给其评判,有的是“我没看到你认真工整的作业”,有的是“我没看出你写作业用心了”等。
来到班里,我首先在班级点名表扬了写得好的同学,并指出他们的作业究竟好在哪儿(书面的清洁和态度、字体等方面)。
接着,我没点名的指出这次作业的质量较差和差在哪儿。
继而,让写得好的孩子们完成布置的一题填空后,到操场去玩耍,游戏等。
余下的,我让他们将昨天的作业重写一遍,算对他们对家庭作业不认真对待的惩罚吧。
他们静静地写着,写着,没一丝儿声响。
大约十多分钟后,(她)他们一个个的拿着作业本,到我跟前主动让我检查,我看过后,有的给他们指出“芬芳扑鼻”中的“鼻”的写法,让其多些两遍,及时纠正错字;有的帮助他们指出“簇拥”中的“簇”字的右下方少写“一横”;还有的同学将“随风舞动”中的“舞”字上面四竖写成了三竖,引导孩子们练习正确了再出去玩。
这次作业整体来说还算工整,认真,干净。
我反思:看来没人监督情况下的作业,仅仅有一小部分孩子能将作业写好,质量过关。而另外的孩子缺乏监督和指导,就会出现上述的失误。针对这些质量不高的作业还得惩罚他们,不然,有部分孩子认为可以随便的对待“做事”,会养成马虎应付了事的做事作风。看来,教育生活是不能没有惩罚的。也许他们中的一些人现在还不太明白老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想让他们养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但对于孩子的缺点,给予适当的惩罚还是很有必要地。
我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