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学三四天的时候,新来的数学老师就对还没讲完的课程进行了一次摸底小测试。虽然我已经看出诺诺明显还不在学习状态,但是,看到巴掌大的小试卷上鲜红的77分时,我仍然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接下来,找问题,复习所学的内容,过了一个星期后,第一单元的测试成绩又出来了,一共AB两套卷子,一张90分,一张94分。较之第一次的77分提高了十几分。
我们都知道,考试可以检验孩子所学知识的情况,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及时进行弥补,可见,分数的价值还是比较大的。透过试卷分析,可以让我们及时帮助孩子找到薄弱点,加强练习,提高孩子的成绩。
以这次诺诺的第二次数学考试成绩为例,我们首先对失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实,孩子失分原因大都差不多,无非就是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马虎造成
马虎是孩子在考试时容易犯的通病,属于孩子做题不认真或者大意所造成的失分,这是比较正常的失误,错了,也不代表着孩子不懂。
像诺诺的这道题:草莓一份A元,冰激凌一份B元,汉堡一份C元,问一份冰激凌和一份汉堡一共多少元?很简单的一道题,诺诺自己看着卷子上的【BC元】答案都感到很惋惜:我知道是B+C的,咋就写成BC了?
另外一道计算题失分就更可惜了:732-57-33-10=732-(57+33+10)算式是对的,后面的结果却出现了失误,732-110=622,一位数之差,全题皆错。
这些失分都是由于大意造成的,归根结底是由于平时练习的不够,考试时紧张、心慌,从而造成这种无谓的失分。像这种失分,就像诺诺自己所说,是非常可惜的.所以,平时做作业也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仔细看题,书写清晰,认真检查,能拿到的分数决不能丢。
第二:概念模糊
这种情况好像很容易和第一种相混肴,往往也会被孩子归纳到马虎的行列。其实,仔细分析,模糊和马虎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这些失分题,看起来孩子基本掌握了知识点,但是却并没有完全吃透。也就是说,孩子觉得自己已经懂了,可一遇到考试,又往往拿不准正确答案。
诺诺这次考试就有个典型的例子:
蔬菜店上午运来A千克卷心菜,卖了312千克,又运来了A千克。问:现在蔬菜店有多少千克卷心菜。
诺诺答案:A-312+A
对啊,也很简单,但接下来再看看:=2A+312 接下来的当A=500时,商店有多少克卷心菜的答案无疑也是错误的。
其实,后面那个等式完全没有必要写,直接代入数字计算就可以了,就算写,也应该是=2A-312 才对。透过这道题,我们不能看出,诺诺对这类型的题并没有吃透。
这种大题失分,一错到底,会造成大比例的丢分,所以,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孩子一起揪住不放,重读课本,多做典型例题,让孩子彻底把公式、原理理解透彻。
第三:不会所致
这种题也并不一定都是难题,透过试卷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之所以不会做,一定是因为平时学习中漏掉了某些知识点而造成的。
在诺诺的这次考试中,我并没有发现这种情况,但上次的小试卷里,这种失分的比例是很惊人的。同一个知识点这里错,那里丢分,一眼就可以看出诺诺对所学的知识没有掌握好,而且有好多地方并没有搞懂。
【很遗憾,上次的小卷我们分析后,诺诺没有整理错题,我签字后就直接交给老师了。这次,在老师和我的建议下,诺诺建了个纠错本,这次所举例子,也都是纠错本里的典型例题。】
对这类错题,我们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专题辅导,把疑难问题彻底解决。也可以让孩子多请教老师和同学,拓宽自己的解题思路,多学习解题的技巧。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孩子一知半解,在考试时转化为第二种模糊的情况。
另外,就像我刚才所写,让孩子建立一个纠错本,把考试或者平时做错的题整理下来,以备复习时后用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还要让孩子一定要坚持到底,养成自动总结的习惯。
当然,我们家长总结、归纳的综合思维能力比孩子要强,所以,一定要多帮助孩子分析失分情况,把数字一一罗列出来,对提高孩子的成绩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觉得分数的价值并不只体现在高低上,而在于我们怎样去找出差距和不足,对症下药来帮助孩子正视试卷分析,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