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儿女 不同教育
所谓儿女则一男一女,性格不同,心理不同,所以采取的教育方式也不同。
先说我的女儿吧,性格温顺、文静、柔弱,不善言辞,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属于“静”性,体现内涵的方面居多;而儿子呢?天性活泼、好动、调皮,爱说爱笑,属于没心没肺、直来直往的那种,主要体现在外在方面,应是“动”性。此一动一静,反差很大,有优有劣,各有所长,有些东西竟无法改变。因为他们的表现方式不同,所以相同的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则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处理,这样才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才不至于适得其反。
对于昵称,也有讲究,我们称女儿为“妞”,儿子为“臭屁蛋”,“妞”的称谓,显得亲切、亲近,叫起来比较贴心,让女儿听起来心里感觉很温暖。儿子被称为“臭屁蛋”,则有调侃嬉戏之意,以他活泼的性格听起来不但不生气,而且很是乐意接受,每当听到我叫,他就如扭糖人一般贴在我身上,缠磨撒娇一番才罢。
女儿非常的乖巧,又听话又懂事,从不气人,也不惹大人烦,作业只要已安排,自觉主动完成,闲时默默地做事或看书,半天没声响,就像没这个人,很是省心。儿子呢,调皮捣蛋,一天到晚唧唧呱呱说个不停,身体或蹦或跳,无一刻消停,整得一家人心烦意乱,还得围着他转。
这样说来,女儿好一些?
不然。
女儿的羞涩胆怯、不善言辞束缚了她的性格。记得有一次(那是大概有八九岁),因我有事外出,给了她钥匙,让她放学后自己开门,等到我回来时,看到她在大门口徘徊,就不禁吃惊的问:“我不是给了你钥匙吗?你咋不进屋?”
她低着头喃喃着:“我——开不开。”
“开不开?天哪!你在门口等了俩个多小时?”
“嗯!”
“你——你不会让邻居帮你开一下,楼下几个阿姨咱不都认识吗!”
她不吱声,头更低了。唉!也难为她,让她去求人,比登山都难。
儿子就不一样。一次到金博大去玩(他那时也就三四岁),瓶里的喝完了,他说渴,我说没了,怎么办呢?他小手一指:“看,妈妈,那里有水!”可不是,他说的是服务台,那里有一台饮水机,上面一大桶水。
我们面面相视,都不好意思去借。于是我对儿子说:“白龙,要不你去让那个阿姨给你接一杯吧?”
“好呀!”他乐颠颠的拿着瓶子跑过去。
只听他礼貌的说:“阿姨,你能不能帮我接一瓶水呀?”
“当然可以!”那个服务人员给他接了满满一瓶。
接过瓶子时他又礼貌的道谢:“谢谢你,阿姨!”高兴得那女孩眼都眯成了一条线。
在学习方面,我们对于这一对儿女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对女儿要轻声细语:“妞,今天上午你写一篇读后感。”
“好!”她干脆的答道,然后马上拿出书、本,认真的写起来,不消多时,一篇稿子就递到我手里。
我检查一下,一一指点,用不同的笔画出不对或改正不合适的地方,她耐心的听取,心里暗暗揣摩意思。
经我修改的草稿有时乱七八糟,她都能一字不差、干净整洁的整理出来,一篇好文章就此诞生。

这“臭屁蛋”可不好对付。提起来令人头疼。
一说到写作业,他就磨磨蹭蹭,半天不落座,等到好不容易揪到板凳上,他又边玩边写,一点作业能肉个几小时,一会儿渴了去喝水,一会儿饿了去吃东西,一会儿说憋了又去尿,反正无事生非,麻烦得很,往往等熬到最后,才赶紧刷刷刷写起来。我给他总结:“聪明也怪聪明,就是赖,不听话!”他龇牙嘿嘿一笑,仿佛说:“奈何我也?”
对此恶习我是费尽心机,软硬兼施,又哄又骗:“儿子,快写作业,写完让你玩一个小时的游戏”“臭屁蛋,你咋还不写?一会儿不想去公园了?”有时气急了扔下一句话:“你爱写不写,反正是你的作业,完不
这一对儿女,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怎样才能发挥他们的优点,改正他们的缺点,是我总是考虑的问题。但有时又一想,我们只能针对其人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尽量优化他们,使他们取其所长,补其所短,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点坚实的基础,而对于他们性格中确实存在的“劣根”,有时反是可爱之处,改不改在于他们的造化吧!
家有
儿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