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无双的空心蜡烛
你见过这样的蜡烛么?蜡烛薄薄的外皮还在但中间却凹进去了,像一只袖珍的次品酒盅。想知道空心烛是怎么形成的么?那就跟我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妙吧!
今天上午看了学校制作的专题片,我和妈妈决定在暑假开始我们的科学之旅,为竞选小小科学家作强力后盾。下午我写完作业后就拉开了科学实验的序幕。
第一次的实验我选择的是“水下的火”,我们先准备了一盒火柴、一截较短的蜡烛、一个水杯和一些水,结果发现水杯太深,蜡烛无法固定,一倒水蜡烛就飘了起来,于是我们就把杯子“淘汰”了,它的替补军是一只漂亮的玻璃碗。妈妈把蜡烛固定在碗底,然后将水小心地倒入碗中,并尽量让水面和蜡烛在同一水平线,再把蜡烛点燃。
现在我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蜡烛的头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不一会儿我们惊奇地发现蜡烛的中间部分慢慢凹下去,而周边部分却没有熔化,形成了一层塑料薄膜一样的外皮。我惊讶的张开了嘴巴,而且大的都能塞进一个苹果。
心想:蜡烛皮不会燃烧而中间又烧的很短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和水有关系?于是我翻看了资料,原来一些东西一定要达到一定的熔点才能熔化,而水是能够吸热的,水把蜡烛边缘的热量吸走了,所以周边的蜡烛不会熔化,这就形成了空心蜡烛。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真是一个妙趣横生的科学游戏,使我们发现科学,走近科学,让我们体验探索的乐趣,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同学们大家一起向科学进军吧!为祖国的发展创造辉煌的一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