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课本剧的魅力作文

2020-07-21 
课本剧的魅力   ——《揠苗助长》教学后记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课本剧的魅力

                     ——《揠苗助长》教学后记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展现了一个急于求成而揠苗助长的可笑而滑稽的农夫形象,让学生明白做事不能操之过急,违反规律的道理。

  这则故事很精彩,我在让学生充分朗读、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进行了课本剧表演。课本剧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表演,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培养创新、想象、组织、合作等各种能力,展现了它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魅力。

  低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表现欲强,一听让进行表演,便蠢蠢欲动、跃跃欲试。我趁机提出表演要求:一是前后座的同学分工合作,分别饰演农夫、邻居、禾苗等角色;二是对文中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要仔细揣摩,认真体会;三是除了文中语言,自己加以想象,设计台词,比如邻居会怎么劝告,农夫看到满地枯死的禾苗会说什么,当禾苗被农夫拔高时会有何表现等。排练一开始,班里便炸了锅,孩子们先是分角色,然后纷纷离开座位,一板一眼,有模有样,真是人小鬼大,颇有演员风范。

  上台展示的时间到了,孩子们一个个小手如林、小眼放光、小脸通红,有的情不自禁地站起身子,喊着:“老师,叫我叫我……”高涨的热情一下子让我不知何去何从,随便点了一组上台。只见他们不仅加上了动作,还很注意人物的神态、语言的搭配。一时间,台上倾情表演,台下笑声不断。

  我们来看一看他们表演的片段:

  旁白:古时候有个农夫,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一些,天天到田里去看。

  农夫扛着锄头(笤帚)朝田里走来。

  农夫:(围着禾苗看来看来去)禾苗呀禾苗,前天你就这么高,昨天还是这么高,今天还是这么高,你怎么不长呢?可能是这些野草影响你生长吧。(弯下腰做锄草状)

  旁白:第二天,农夫又来到了田里。

  农夫:(高高兴兴地)今天我的禾苗应该长得很高了吧。(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一点没长高?什么时候才能长高啊?

  (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农夫:(等得不耐烦的)这样下去不行,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做思考的动作,突然拍手,兴奋的)对了把禾苗一颗一颗地往高里拔,它不就长高了吗。好办法,好办法,太好了!

  旁白: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禾苗:哎哟!你为什么要拔我呀?好疼啊!你把我的根都弄断了,我怎么从大地妈妈那里吸收养分呢?

  农夫:只要你长得高长得快就行。

  旁白: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

  农夫:(高兴地看看拔高的禾苗)啊,长高了好多.(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了)

  儿子:爸爸辛苦了。

  农夫:(气喘吁吁)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没有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儿子:啊,怎么回事, 禾苗长高了一大截?

  农夫:是啊,(数着手指头)一天长一大截,这样过不了几天庄稼就会丰收啦。

  儿子:?(疑惑地看着爸爸)

  旁白:第二天,他们连忙跑到田里一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农夫:(急得直跺脚)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昨天还是好好的,我还把它们拔高了一大截呢。

  儿子:啊?你把它们的根都拔断了,肯定要死了。

  农夫:(抱头痛哭)我的禾苗啊!

   (走来邻居王大伯)

   王大伯:你这个人哪,植物生长有自己的办法,你应该锄草、浇水,不能用拔高的方法。你太心急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经过第一轮的表演、评论之后,我们又进行了第二轮的改进,课堂气氛在孩子们的主动参与中达到了高潮。

  课本剧表演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演好角色,首先应对课文全面了解,认真研读,细细揣摩。这样无需在阅读上做什么要求,同学们就会积极主动地读原文,读透课文。如果仅仅按照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下来,同学们会觉得毫无生气,十分没趣。这时,老师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创新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在不背离原作品的主题思想的前提下,进行大胆想象、创造,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