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美在课堂对话中作文

2020-07-15 
美在课堂对话中——听《浅水洼的小鱼》有感周五上午,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听了檀老师一节课。之前听檀老师多次聊起语
 

          美在课堂对话中

           ——听《浅水洼的小鱼》有感

                         

周五上午,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听了檀老师一节课。之前听檀老师多次聊起语文课,聊起她班里的那帮孩子,每一次会被她脸上的那种幸福感所感动。而今坐在她的课堂里,的确发现孩子和她是一种最亲密的伙伴,一会儿叫叫孩子的小名,一会儿摸摸孩子的小脑袋,一会儿给那个孩子一句暖暖的评价,还真把这帮小小孩眼都擦亮了,心都呵暖了。长此以往,带给孩子人格的影响该是巨大的。

但是细细品味课堂,不难发现,檀老师对学生语文意识的培养是在亲切交谈中开展的。她对学生这种关注,犹如涓涓细流一般流淌在整堂课上,阅读课堂的语文味犹如三月春风扑面而来。那么,低年级教师在和学生对话时应注意什么?

一、对话切忌细碎

低段语文阅读课,尽管孩子很小,但是教师心里要有意识,和学生对话旨在听到学生精彩的语言表达。的确,相比其他学科,语文老师很多问,往往用很多问题串联了语文的课堂,但是怎样的问才是美丽的,才是体现语文的问。我认为问题应该能够打开学生回答的思维,并且由此问能得到学生增进其表达能力的回答,切忌问得细碎。比如课刚始,檀老师对导入课堂采用图片,并进行了两个连问:图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教师问得细碎,学生的回答也很细碎,图上有小鱼,他们在海里游。当把学生如此细碎的回答放在一处时才发现这样的表达太过于口语化,随意化。看似简单一改,但是这样的改却在语文意识地培养上,让学生大大进了一步。日积月累,会是一笔宝贵的语文的财富。

二、对话切忌割离情境

二年级的孩子毕竟还是形象思维占主体,在对话过程中依赖情境,依赖直觉的的角色来进行情感的调动。比如,当檀老师让孩子理解了“浅水洼”的含义,出示了课题之后,进行了质疑的环节:“孩子们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回答,为什么叫这个课题?为什么小鱼会到浅水洼里?浪娃娃为什么把小鱼送到了浅水洼里?明显学生的回答价值不大,远不是老师所期待的回答。老师期待什么?期待的是学生进入文本情境,对浅水洼里的小鱼在情感上特别关注,特别为它们的生存担心?为什么学生会出现这样的回答?不是学生的错,关键在于教师很好地解释了“浅水洼”的意思,但是在让学生质疑时,教师的问却抛开了理解词语时的情境,学生的感情被隔离了。

三、对话要角色清晰,

切忌学生永远站在自我的角色上来理解课文,来进行语言训练。低段语文课有趣,趣就趣在许多文本都成功塑造了各式各样的角色。低段语文课堂要上出趣味来,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对话时能不断转换角色,让学生在贴合文本情境的换位思考中,不断理解课文,读懂课文。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