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真情源自生活
真情实感是写作的血液,情感与作文的关系极为密切,无论哪一种文体,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只要作者的情感闸门一打开,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现行新课标要求学生写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可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下笔就能将真情流露于笔端也不是件容易事。俗话说:“言为心声,文贵真情。”真情实感从生活中来。因此,关注生活是写实感、抒真情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基础。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留心观察。这样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才能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观察有情生活场景,孕育情感。
写作是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述,而人的思想感情来源于对生活的感受,没有对生活的感受就写不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生活中能让人产生情感波澜的场景很多,只要学生有一颗敏感的心,细心观察,就会体验到各种情感。亲情是人间最高尚、最纯洁之情,我们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家庭亲人之间的感人情景,像父对子的舐犊之情,母女间的连心之情,姐妹间的同胞之情,兄弟间的手足之情。比如:家长逼着吃饭,逼着穿衣,这是家庭生活中的小事,许多人可能熟视无睹,并且有反感情绪。如果学生用心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就可以从逼吃饭、逼穿衣中感悟出父母浓浓的亲情。亲情是最易打动人,也最易感染人的写作主题,我们不妨引导学生从此入手,关注家人的生活情景,体会家人的关爱、宽容之情,并选择能触及自己灵魂的某个片断、细节,提炼为习作的“动情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人生活在社会中,除了和亲人相处外,还要和老师、同学、朋友等相处,在相处过程中,有时会因为自己的无知,自己的过错,自己的倔强,而伤害自己的亲人、老师、同学、朋友等,使他们蒙受委屈,当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心中便会萌发出悔恨之情。如果学生把这种感情写出来,也能感人至深。分离产生思念,思念自己出差的父母,思念自己远在外地的亲朋;分离产生牵挂,牵挂自己的父母,牵挂自己的师长。如把这种思念之情写出来同样会感人至深。此外,活泼有趣的小动物让人心生爱怜,景色迷人的风景名胜让人流连忘返,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
二、回忆有情生活场景,唤醒情感。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轰轰烈烈、惊险奇特的大事,也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事。作文不是生活的简单相加,我们经历过的、体验过的,或许并不丰富,但如能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加工、组合与提炼,也能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来。比如作文要求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老师就要唤起学生的生活阅历,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回忆挖掘真实的生活瞬间、生活场面,认真地体验和感受,沉睡的情感自然会苏醒过来。学生各自有自己丰富的生活内容,对社会、对自然的思考、理解和探索大不相同;内心的爱憎感情、兴趣爱好也各有千秋。唤醒学生的记忆和情感,再让学生写,学生就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写出的文章自然也就会真情流露,情意并茂。
如要求学生写《我的妈妈》、《我的同桌》等,学生会苦思冥想无从下笔,这些人都是自己最熟悉的,能写的事太多又太平凡,许多事不知从何说起。这时我们不妨让学生联想平时和他们相处时,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自己的,他们有哪些自己感受深刻的情景,或是追忆某一次自己闹不愉快的情景。情感被激发出来,再让学生提笔写文,学生会在自己情感难抑之中完成一篇充满真情的习作。
三、捕捉有情生活场景,激发情感。
生活中许多事物、情感往往在人们眼前和脑海中“昙花一现”,
若不注意及时捕捉往往会稍纵即逝。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随手记写的习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论是喜事还是愁事,只要印象深刻就随时把它写下来。同时我们也要做个“多情善感”之人,帮助学生及时捕捉让人动情的场景,让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和内心的感受。
比如:写《奶盒的哭诉》,写《竞选文明小标兵》,写《我为自己的诚信打分》等,学生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写自己的心灵感悟,写出了自己真切的体验,真实的感受。
四、创设有情生活场景,点燃情感。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生活空间有限,天天生活在学校中,生活单调。他们很少有机会去体验社会生活。在这样的生活中,学生写作材料缺乏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他们在作文中缺少真正的生活感受。我们可以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中获得激情,在对丑恶现象的鞭挞中体会义愤,在劳动中收获快乐,从父母的眼睛里读懂关爱,在和花草树木的对话中放飞梦想……“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适时适度地给学生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体验、感悟、思索,去激发学生心灵沉淀的情感,这样,学生的笔端才会流溢出有灵性和活力的欢歌。
比如,我们组织学生摘木瓜、游戚城、红歌比赛、逛作文超市等,然后再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学生自然会写得情文并茂,真切感人。
五、记录有情生活场景,抒发情感。
学生每天都要经历许多事情,有亲身经历的,有耳闻目睹的,学生用能够感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有了真情实感,还应该勤写深思,在写作中升华情感。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随时整理出来写实话,抒真情,写真实的自己。写多了,理解多了,情感就在不知不觉的积累中孕育成熟。只要有了真正发自内心的从肺腑中流出的真情实感,就能做到写山能情满于山,写海能意溢于海。
比如:潘小诗写《姥姥去世了》,郭爽写《警察叔叔真好》,孙士轩写《寻找春天》等,由于亲身经历,情感真挚,生动感人。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情感在生活中积累。如果我们经常指导学生关注街头巷尾的事,关注四季交替变化,关注校园生活,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领悟师长的教诲,感受亲情、友情带来的幸福与快乐,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学生就能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生活,写出的文章就会情感飞扬灵动,思维丰富鲜活,就能做到写山,情满于山;写海,意溢于海;写喜,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写忧,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这样,学生的“半亩方塘”中就不愁没有无光云彩,不愁没有源头活水。学生也就能做到用我手写我心,用我心抒我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