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立意 群文阅读
教学目标:
1、找出文章中心句,体会中心句的好处;
2、学会阅读哲理性文章的方法,初步体会文章立意的重要性。
难点重点:
体会中心句的好处和文章立意的重要性,给文章添加中心句。
教学过程:
一、单元回顾 导入新课
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课文,分别是《中彩那天》《万年牢》《尊严》《将心比心》
这几篇文章有一个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通过一个精彩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叫“哲理性故事”。
二、指导朗读 体会立意
1、圈画中心句 指导朗读
这几篇哲理性故事中,每篇都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句子,是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内容,请你把它找出来。
《中彩那天》: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万年牢》: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父亲的教导使我一生受益。
《尊严》: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将心比心》: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怎样读好这种含义深刻的句子呢?指导朗读
学生领悟方法:关注句子中的关键词,朗读时就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朗读好一段话或一个句子方法很多,关注关键词是朗读好文章的方法之一。
2、思维点拨 体会立意
这些关键的句子是作者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思想,叫文章的中心句。
文章为什么要有中心句呢?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意”指的是“立意”,(板书“立意”) 立意也叫中心,没有元帅的军队是一盘散沙,没有中心也就是没有立意的文章就没有灵魂。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因此,文章的立意也万万不可忽视,写作时,不仅要有好故事,还要有好立意。
阅读这类哲理性故事为什么要找出中心句呢?
使学生明白:找出中心句可以帮助读者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拓展阅读 探寻立意
1、仔细阅读《月是故乡明》中的三篇文章《把良心的袋子装满》《良心与生命》《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用波浪线画出中心句。
读完后小组交流。
集体反馈,指导朗读。
《把良心的袋子装满》: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
《良心与生命》:如果一个人说了谎,或者隐瞒了事实,即使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的良心也会因为一清二楚而不安,这种不安会蚕食那个被称为“生命”的东西。
《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那些想在竞争中出人头地的人如果知道,关照别人需要的只是一点点的理解与大度,却能赢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他一定会后悔不迭。关照,是一种最有力量的方式,也是一条最好的路。”
2、小组合作:谈一谈每篇文章的中心句给你做人做事带来什么启发?
启发生进一步领悟:抓住中心句是阅读理解的很重要的方法之一。
四、学以致用 添加立意
认真读读下面这篇文章,老师把能表现文章立意的话给去掉了,看看你能不能给补充上。
国王与三个儿子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国王,他决定不久后就将王位传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一天国王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我老了,决定把王位传给你们三兄弟中的一个,但你们三个都要到外面去游历一年。一年后回来告诉我,你们在这一年内所做过的最高尚的事情。只有那个真正做过高尚事情的人,才能继承我的王位。”
一年后,三个儿子回到了国王跟前,告诉国王自己这一年来在外面的收获。
大儿子先说:“我在游历期间,曾经遇到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托我把他的一袋金币交给他住在另一镇上的儿子,当我游历到那个镇上时,我把金币原封不动地交给了他的儿子。”
国王说:“你做得很对,但诚实是你做人应有的品德,不能称得上是最高尚的事情。”
二儿子接着说:“我旅行到一个村庄,刚好碰上一伙强盗打劫,我冲上去帮村民们赶走了强盗,保护了他们的财产。”
国王说:“你做得很好,但救人是你的责任,还称不上是最高尚的事情。”
三儿子迟疑地说:“我有一个仇人,他千方百计地想陷害我,有好几次,我差点就死在他的手上。在我的旅行中,有一个夜晚,我独自骑马走在悬崖边,发现我的仇人正睡在一棵大树下,我只要轻轻地一推,他就掉下悬崖摔死了。但我没有这样做,而是叫醒了他,告诉他睡在这里很危险,并劝告他继续赶路。后来,当我下马准备过一条河时,一只老虎突然从旁边的树林里蹿出来,扑向我,正在我绝望时,我的仇人从后面赶过来,他一刀就结果了老虎的命。我问他为什么要救我的命,他说‘是你救我在先,你的仁爱化解了我的仇恨。’这……这实在是不算做了什么高尚的大事。”
“不,孩子,
”国王严肃地说,“来,孩子你做了一件最高尚的事,从今天起,我就把王位传给你。”
1、个人默读填补。
2、小组交流答案。
3、集体反馈。
4、出示原文答案:你懂得用宽容的心,用爱,去看待仇视自己的人,你用爱化解了仇恨,这样的人才是高尚的人。
总结:意,首先要“立”得正确;不正确的“意”,是歪理。它既站不住脚,又会使人产生反感,甚至会使人反对。同时,还要“立”得新颖。不新颖的“意”,平淡无奇,索然无味,人家不喜欢看,甚至使人感到厌恶。我们不仅要读懂文章的立意,在自己的作文中也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