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播爱,以爱博爱
——读《做最好的老师》心得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捧起李老师撰写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他朴实、真诚的言谈,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智者的人格魅力。
李老师善良、谦虚、豁达、细腻……在书中,他没有刻意掩饰自己的教育缺陷,也没有骄傲的对其成功进行浮夸。他总是冷静、客观地站在旁观者也是当事人的角度,分析每个问题,锤炼教育能力。
惊叹于李老师对专家名言如数家珍。在教育谈话中,能够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是很多老师(当然包括我)都向往的事情。李老师的随手拈来与他平日的阅读、积累是分不开的。这就让我想到了他的“五个一工程”中的——每天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恒心、毅力造就了今天的李镇西。
用精神撒播精神,以真情博得真情。李老师在开学第一天都会送给学生一句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结合当天实践给学生阐释其深刻的含义,于无形之中让孩子们意识到“做人第一”。这是一个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反思自己,经历了数次开学、放学、典礼,带给学生的究竟是什么?你让自己的学生感受到入学的幸福了吗?不一定非要跟李老师说一样的话,但是能根据自己的学生特点,教会他们怎么对待自己的每天,这也许是最重要的。
很喜欢李老师说的“做最好的自己”。和自己相比,超越自己。这也是一个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这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所谓“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只要我们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坚持“每日三省吾身”,定能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傲然绽放,婆娑起舞。
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李镇西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或欣喜,或遗憾,或欣慰,或后悔。他的主旨是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拥有一份纯真的童心是多么重要。记得我刚毕业那年,在一个村小教学,学习气氛正浓,一只小麻雀却不期而至。唧唧喳喳叫着,焦急地在教室的天花板上盘旋,课堂秩序可想而知。本想斥责学生,但是想到自己不由也被这个意外吸引,何况孩子们呢?于是,我任由他们“飞”出座椅,赶走小麻雀,并用剩下的课堂时间让他们交流刚才的感受。诚然,课堂任务没有完成,可是,我却一下子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如今,我送的第一届学生早已踏上工作岗位,但是经常可以收到他们的电话和信息,与我分享生活中的快乐与烦恼呢。这不正是一个尊重的相互获取吗?
心中驻爱,行之有爱,用心取爱,以德博爱,这就是李老师所言存在于教育中的的一种情感,一种氛围。或许,我们做不到最好,但我们能做到自己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