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用“佛”心普渡众“生”作文

2020-07-03 
用“佛”心普渡众“生”——学习朱局长《师德随想》有感上周集体教研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朱世泽局长的《师德随想》一
 

用“佛”心普渡众“生”

——学习朱局长《师德随想》有感

上周集体教研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朱世泽局长的《师德随想》一文,题目虽是“师德随想”,但是其中反映的问题和见解却值得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深深思索。

朱局长谈到教师的角色定位时说,教师应该像《西游记》中的观音和如来,不强迫命令,却又无处不在;不越俎代庖,又适时排忧解难;无时不有,在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并倡导广大教师共同修炼佛性,当好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对于教师需要不需要修炼佛性,也许有的老师认为没必要。他们认为,当老师的只要搞好自己的业务,知识丰富、教法新颖,就可以教好学生。上述条件诚然是教好学生的一些必要条件,但是我却认为修炼“佛”性同样重要。我这样说,并不是我有多深的造诣,我自己的佛性有多深,只是我会不时的记起自己的童年时代。

记得刚上班时,我在初中任教,教语文兼班主任。当时年轻气盛,总以为初中学生就应该是什么习惯都养成了,不能再让老师去帮助你养成生活、学习习惯了。对于学生的错误往往不能容忍,觉得不该犯的错误学生犯了,就严厉批评,甚至是动手打人。孩子表面上是屈服了,因为面对老师,孩子毕竟处于弱势。可是又有几个孩子是真正从内心因为你的一顿“痛打”而痛改前非了呢?大多孩子是因为怕被你看见自己犯类似的错误受批评,而有所收敛,并不是真正认识到错了。虽然,有的孩子因为怕批评也可以改掉一部分错误,但是一旦这种外部的“威胁”消除了,孩子就会旧病复发。只有从内心真正认识到错了,才会从心底产生悔改之意,从而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结婚生子。等自己有了孩子,就仿佛又重温了一遍童年的生活。对孩子的理解增强了,后来和其他青年教师谈起学生时,往往听到他们说:“老师!学生那么调皮,你怎么不生气呢?”我笑一笑说:“因为我觉得他们并不调皮呀?或者说他们调皮的程度还不到我生气的标准啊?”

我想我的做法应该是和朱局长的要求不谋而合了吧!其实,当我们遇到学生调皮时,我们只要多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的表现,多想想我们自己的孩子的表现,多想想我们的同学朋友的表现,也许你的“满腔怒火”就会慢慢熄灭了。等冷静了再去处理,也许就会出现我们想要的那种效果。

我觉得如来和观音的另一个优点是舍得放手。我们教育孩子也是这样,如果我们不撒开拉住孩子的手,可能孩子永远不会自己独立行走;如果我们坚持喂孩子吃饭,可能孩子永远不会学会吃饭;学习也是这样,在教给学生方法和注意事项之后,就要果敢的放手,尽管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做的可能不够好,但只要孩子坚持不断的去做,相信孩子一定会越做越好!

虽然观音和如来的法力我们难以企及,但是只要我们一心向“佛”,相信我们一定能普渡众“生”。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