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佛”心普渡众“生”
——学习朱局长《师德随想》有感
上周集体教研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朱世泽局长的《师德随想》一文,题目虽是“师德随想”,但是其中反映的问题和见解却值得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深深思索。
朱局长谈到教师的角色定位时说,教师应该像《西游记》中的观音和如来,不强迫命令,却又无处不在;不越俎代庖,又适时排忧解难;无时不有,在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并倡导广大教师共同修炼佛性,当好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对于教师需要不需要修炼佛性,也
记得刚上班时,我在初中任教,教语文兼班主任。当时年轻气盛,总以为初中学生就应该是什么习惯都养成了,不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结婚生子。等自己有了孩子,就仿佛又重温了一遍童年的生活。对孩子的理解增强了,后来和其他青年教师谈起学生时,往往听到他们说:“
我想我的做法应该是和朱局长的要求不谋而合了吧!其实,当我们遇到学生调皮时,我们只要多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的表现,多想想我们自己的孩子的表现,多想想我们的同学朋友的表现,也许你的“满腔怒火”就会慢慢熄灭了。等冷静了再去处理,也许就会出现我们想要的那种效果。
我觉得如来和观音的另一个优点是舍得放手。我们教育孩子也是这样,如果我们不撒开拉住孩子的手,可能孩子永远不会自己独立行走;如果我们坚持喂孩子吃饭,可能孩子永远不会学会吃饭;学习也是这样,在教给学生方法和注意事项之后,就要果敢的放手,尽管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做的可能不够好,但只要孩子坚持不断的去做,相信孩子一定会越做越好!
虽然观音和如来的法力我们难以企及,但是只要我们一心向“佛”,相信我们一定能普渡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