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幼儿园,许多孩子一看见我就高兴地大声问好,有很多孩子看见我手里的包,非常想看看包里装的是什么故事,有的孩子抱着我打秋千,还有的孩子拉着我的手给我说悄悄话……每个孩子都很可爱哦。
这次暑假让我有机会把每个故事都讲四遍,每讲一遍就有一次小的改动,以便于更适合孩子们听。所以,每次在一班讲的时候总会留下一些遗憾,而在其他三个班讲的时候就越来越顺利了。而在小学教语文的话,每个故事,每一堂语文课老师就只能讲一次。就像我们的人生,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根本就没有回头路。在这样的行走过程中,必定会有许许多多的遗憾留下来,这时候,及时的反思,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很有必要,然后朝着一个大目标继续披荆斩棘。不求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精彩,只求走过的路上少一些遗憾。
同时给四个班的孩子们讲绘本,让我有了一次把四个班横向比较的机会,也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以后如何建立一个新班级。很有意思的是,每个班的孩子性格都有些趋同呢。也许是他们共同生活在一起时间长了,孩子们之间相互模仿,相互学习的原因,所以才会有我们称为的“班风”。一班的孩子的思维比较活跃,喜欢发言,想象力强,但课堂需要老师不断提醒保持安静。二班的孩子倾听的能力真好啊!听故事的时候,大家都盯紧了老师,教室里安静极了。但是写绘的时候,发散性思维就稍弱些。三班的纪律和倾听习惯都不错,可惜很多孩子的准备工作有些不到位。四班的孩子属于热情奔放型的,见了我个个很亲昵的样子。倾听和想象力都非常棒,但是有些“胆大妄为”哦。呵呵,孩子们在不同的班级就会显示出不同的可爱来。
那班风的形成跟什么有关呢?我想,首先跟每个孩子的个性有关,最重要的是跟班主任自身的风格和管理方法有关。一个新建立的班级,不同个性的孩子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个教室里,班主任带上一年到两年,每个班的特点就明显的不同了。一个班主任用什么来凝聚一个班级?用什么能让不同个性的孩子们拧成一股绳?共读共写,共同生活。让伟大的知识焕发魅力,让卓越的课程把孩子们汇聚在一起,新教育的路必须从脚下走起。
今天我给学前班的孩子带去了绘本故事《云朵面包》。
每个班的孩子听到最后都会情不自禁的喊起来:“我也要吃云朵面包!”
想吃的请举手!
哈哈,当然都想吃啦!小手一大片。
如果你吃了云朵面包,也忽忽悠悠的飞了起来,你想飞到哪里,会做哪些事情呢?
孩子们的手举得更高了。有的孩子迫不及待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呢。
别急,先不要说!把你的想法画下来,等一会儿讲给侯老师听吧。
这一下,刷刷刷!孩子们兴奋地画啊画,想不让他画都难呢。
不一会儿,有一个男孩子第一个举了手,我来到他身边,他已经画完了。我让他给我讲讲,他指着画说,这是我妈妈,这是我,我吃了面包想去找妈妈。我说,你的想法真好啊!再涂上颜色会更好看的。孩子并没动弹。我又去听另一个孩子讲他的故事,听完后,看第一个男孩子,他竟然泪如雨下。我赶紧又走到他身边问他怎么啦?他说,我想妈妈啦!说完,泪水噼里啪啦落得更欢了。我安慰他说,妈妈下午肯定会早些来接你的是吗?他点点头,依然哭个不停。我说,你把这幅画涂上漂亮的颜色送给妈妈不是很好吗?他不说也不画。看他这样伤心,我给他的老师要纸给他擦擦。怕说多了,又让他伤心,我就摸摸他的头走开了。等我听了两个小朋友的故事后,他已经不哭了,在那里又开始画起来。写绘作业是孩子们表达自己想法和心情的一种方式,从这个小男孩的表现中,可以知道他对妈妈的依恋。这样的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可能也会出现情感上的不适应,从而影响到学习的状态。如果妈妈或老师提前给孩子讲讲《小阿力的大学校》、《一口袋的吻》等绘本故事,让他对上学有个思想准备,可能会更好的度过上学初那段情感孤独期吧。
还有个小女孩在没讲故事之前只有她一个人没准备纸。我问她怎么不准备纸呢?她说,今天我不想画。我没再说什么就开始讲故事了。开始她还自顾自的玩着自己手里的东西,后来听到云朵面包的神奇,她的眼睛里便闪出了光芒。等到写绘开始的时候,她的桌子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有了一张大大的纸了,她画的故事很精彩呢。这可能就是故事的魅力吧。
四班的孩子昨天画的是自己的愿望,而今天,孩子们吃了云朵面包,就实现了昨天的愿望了。昨天那个有六七个愿望的孩子给我看她画的画,她吃了云朵面包以后啊,就飞着去看了妹妹,去看了以前幼儿园的老师……哈哈,反正啊,昨天她画在纸上的一切愿望现在都实现了。这也能让孩子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吧。但是,如果愿望的实现如此简单的话,孩子们也就不用进行什么努力了。所以,以后的日子,还是要多讲一些经典绘本故事,如《犟龟》、《大脚丫跳芭蕾》等,让故事传达要实现愿望必须要具备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