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我》教学设计
-------《三阶作文》“第一人称”童话创编指导课
【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第一人称”,并体会用第一人称表达的好处。
2、尝试用第一人称说话,拓展思维,进而创编童话故事。
【教学流程】
一、技法点拨
1、出示片段,指名3位同学读
(一)我是一个大石榴
我是一个大石榴,生活在树上,有许多好朋友,我们都穿着红红的衣服,漂亮极了。小时候,我和小伙伴在树枝上荡秋千,好多小朋友到我们石榴树下玩儿 。
(二)我是er
我是er,我呜呜地哭着,因为没有一个声母愿意和我做朋友,我成了一只伤心的“丑小鸭”。
(三)小老鼠进城
……
看到一户人家厨房的地上有一根火腿肠,我流着口水正要上前吃。表哥一把拉住我:“吱吱,千万别吃,那可是放了老鼠药专门害咱们的。”我吓出一身冷汗。
……
2、思考:聪明的你,发现文中的“我”是谁?这样写,好不好?
3、老师小结:第一人称:以“我” 的口吻来叙述。“我”可以是植物、动物、物品、符号等。
二、思维体操
1、你能把下面的句子改成第一人称表达吗?
(1)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我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我”是笋芽儿。)
(2)风儿嬉笑着,在院子里拿树叶当飞镖玩。
(我嬉笑着,在院子里拿树叶当飞镖玩。“我”是风儿。或:风儿嬉笑着,在院子里拿“我”当飞镖玩。“我”是树叶。)
(3)青蛙扑通扎进水底,去找小鱼做游戏。
(我扑通扎进水底,去找小鱼做游戏。“我”是青蛙。或:青蛙扑通扎进水底,来找我做游戏。“我”是小鱼。)
2、看图,以第一人称“我”来描述,可以是一句话或一段话。
提示:“我”可以是小男孩、大南瓜、草地、观众;蜻蜓、荷花……
三、魔力创编
1、定位“我”
分别出示《乌鸦喝水》和《狐狸和乌鸦》的图片,讨论“我”可以是谁?(乌鸦、瓶子、小石子;狐狸、乌鸦、大树、一块肉)
2、用第一人称讲故事
出示更多的有关乌鸦的图片,可以改编、续编、新编、创编《聪明的乌鸦》
附:学生作品
乌鸦和小石子
院亦菲
我是一块小石子,我有许多兄弟姐妹,我们生活在大石头妈**身边。每天,我们都形影不离,相亲相爱的在一起。
有一天,天气非常热,火辣辣的太阳高高的挂在空中。太阳好像是发烧了一万度,把热量尽情的撒向大地。天上没有一丝风,大地就像一个巨大的火炉一样,把我们烤的喘不过气来。
这时,从远处飞来了一只乌鸦,他停在石头妈**身上,不停的叫着:“好热呀,好热呀,真想找口水喝。”他四下张望,突然发现了在我们的不远处有一个瓶子。他欣喜若狂,心想:今天的远气真不错,捡到了一瓶水喝。“可是它飞到水瓶跟前一看,呀!瓶子里的水只有一点,瓶口又太小,他的嘴又伸不进去,这可怎么办?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突然,他看见了我们。哎!有了!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对我们说:“小石子,请你们帮帮忙,跳到这个瓶子里,让水位升高,我就能喝到水了,好吗?”正好我们也热得不行,听到他的话,我们就愉快的答应了。
我们一个个迫不及待的跳进瓶子里。哇!好凉快呀!我们开开心心的在瓶子里跳起舞来。水位慢慢的升高了,乌鸦终于喝到了水,他非常感谢我们。我们也很高兴,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
“起死回生”的水龙头
吴宗翰
夏季的一天,烈日炎炎,太阳尽情地把热量撒向大地。小花热得耷拉着脑袋,小草热得直不起腰,小狗也热得伸长了舌头!作为一只乌鸦,我感觉身上的黑羽毛都要晒得烧起来了,嗓子也干得要冒出烟了。
“好想喝点水啊!”于是我拼命地飞啊飞,找啊找,果然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个新建的公园里发现了水龙头!我欣喜若狂,像离弦的箭一般地冲了过去!咦?怎么会没有开关呢?我东瞧瞧西望望,左找找右看看,还是一无所获。“真倒霉!这个水龙头一定是坏的,太坑“鸦”了!”
于是,我又去找其他的水龙头,可是这里的每一个水龙头居然都是一个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我不知所措,心情一落千丈。要是再喝不到水的话,我恐怕就变成一只“烤鸦”了!
我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把头伸到水龙头下面,心想:“哪怕能吸几滴出来也行啊。”可谁知道,刚伸到下面,水就“哗啦啦”地流了下来,吓得我赶紧把头缩了回来!没想到,头一缩回来,水就停了。再伸过去,水又出来了!哦,我终于明白了,只要把嘴放在水龙头下,水就会自动流出来了!
“哈哈哈哈——”我得意地笑了起来,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泉水叮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