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佛具三身——看云在郑讲学的几个瞬间作文

2020-06-19 
佛具三身——看云在郑讲学的几个瞬间什么是爱?爱就是了解——渴望了解所爱的一切。不是用意识,如果爱,你的全部身
 

 

 

佛具三身

——看云在郑讲学的几个瞬间

 

 

佛具三身——看云在郑讲学的几个瞬间作文       

       

        什么是爱?爱就是了解——渴望了解所爱的一切。不是用意识,如果爱,你的全部身心,会像黑洞和饥饿的胃,永不知餍足地搜索、吸纳有关对方一切的讯息。……如果你爱,每一个外人看来都微不足道的细节,都是拂过你心潮的轻飔。

 

                         ——看云语·是为题记

 

 

  2008年12月20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和看云老师第一次见面。在这令人感到极度幸福而又短暂的半天时间里,我记录下了看云老师在郑州讲学的几个瞬间:

 

 

  当在校信通博客首页闻知看云来豫讲学的消息时,我就按捺不住心中的欣喜,急忙通过电话、QQ与樊小永、王欢等校信通的朋友取得联系。确认了这个消息之后,我立即登陆“亲近母语”论坛,给看云老师发了一条短消息。没想到,看云很快就回信了“……也想见一见你这位在河南潜伏着的朋友。”看云说是朋友,实在不敢当,我一直把看云当作自己素不谋面的老师。自从2004年暑假,在北京王府井书店,读到《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与阅读引导》中看云的文字之时,我就“爱”上了她,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尽力收集了我所能搜集到看云的所有著作,贪婪着阅读着她写的和关于她的一切文字,从“教育在线”一直跟到“亲近母语”。看云成了我走向儿童阅读推广之路的真正的“精神导师”。2004年看云的濮阳之旅,我都错过了;怎能再错过这次在郑州见面的机会呢?哪怕是自费参加会议(感谢校长,给解决了来往车费和住宿费用;感谢校信通的朋友们,为我接风洗尘并安排我和看云老师共进午餐)。

 

  盼啊,盼啊,与偶像见面的日子,做梦都乐呢!

 

佛具三身——看云在郑讲学的几个瞬间作文

 

  

  来了,来了!在邱萍的引导下,看云一边穿过会场中间的走道,一边跟在场的人们点头致意,很快她就走到了第一排,恰好坐在我旁边仅隔一人的座位上。我凝视着她,啊,这就是我久久期盼的看云啊!我也顾不得女士优先的礼仪,先把手伸了过去,小声地对看云说:“您好,薛老师,我是童心。”看云对我微微一笑,轻轻地握着我的手说:“你好,童心!”呵呵,好高兴呀,看云老师认出了我!

 

  当主持人王玺说,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薛瑞萍老师时,看云走上台,面对全场观众双手合十,表示感谢。博友“短发KITTY”说,我突然有个疑问,“她信佛吗?”是的,看云老师崇信佛法,但并不迷信。(其实不仅是看云,全国小语新生代名师的领军人物王崧舟老师也笃信佛法。在“王崧舟工作室”的正墙之上有一幅大字“教育当以慈悲为怀”。他说,慈悲在佛教中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大智慧。)在《逃家小兔》的导读中,看云写道:

 

  “佛具三身: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万化身。好像很难理解,当你悟到人人自性中俱有的佛性的时候,就容易懂得了。……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法身。

 

  其实,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万化身是一而不是三。强分,是为了便于解说。参透时,强分,就显得机械、生硬和多余——背离了母爱应有的生动、圆融和美丽。真空妙有。生动、圆融且美丽——这也是佛法给我的感觉。

 

  当然,这种感觉是流也未入的幼稚阶段。值得期待的境界乃是:行住坐卧、日常工作,都能体味到活泼、安详与甜蜜。到那时,人至彼岸,作为舟筏的佛法可以忘记了。……”

 

  这一大段文字,不知你是否能读懂?我是不大懂的,看来我缺少佛法的慧根与悟性。不过,在我看来,此时端坐在台上的看云,就宛如一尊佛,为我们讲阅读经,布阅读道。

 

 

佛具三身——看云在郑讲学的几个瞬间作文

 

 

 

 

  看云的讲座先从《狐狸与乌鸦》谈起。这篇课文我曾多次教过,看云老师的这个案例我也读过(见《我们二年级啦》,10月25日星期二,《“都喜欢”》),但现场聆听看云老师娓娓道来,这是第一次,与自己读书的感受完全不同。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震撼”,为“云刀”、为看云独特的文本解读而震撼。请看实录:

 

  “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喜欢听好话,就容易上当受骗!”很多孩子嚷起来。 “第一次,狐狸怎么说?” “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再甜蜜一点!再动听一点!” “亲爱的乌鸦,您好吗?” “正常情况下,乌鸦应当怎么回答?” “我很好!” “哈哈哈,张悦媛同学,你好吗?”——张悦媛有些羞涩地看着我,笑而不答。她前面的江业雯喊起来:“亲爱的薛老师,您好吗?——可是,老师不是狐狸,不要担心老师骗人,所以可以答应老师的!狐狸,就不能答应它了。” “所以啊,第一次,狐狸甜蜜的招呼她,乌鸦怎么反应的呀?” “乌鸦没有回答。”

 

  “第二次,狐狸怎么说?” “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什么叫赔着笑脸?” “不想笑,硬是笑。忍着饿,一心想吃那片肉!” “好,就这样,你们就是那之狐狸,你们赔着笑脸说——” “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这次乌鸦为什么看了狐狸一眼?” “因为狐狸问候她的孩子了!” “如果你的妈妈是这只乌鸦,这个时候,妈妈会松口说话吗?——会说的举手。” 先是几个人——然后十来个孩子举手。 “李旭冉,你妈妈为什么开口说话?” “我妈妈头脑比较简单。” “李卓然,你妈妈为什么开口说话?” “因为妈妈最爱孩子。听见人家问候我,妈妈忍不住不说话,就忘记嘴里的肉了。” “邢虎威,现在你妈妈把肉弄掉了耶,你还喜欢你妈妈吗?” “喜欢!” “为什么?” “妈妈太爱我了。” “叶少华,你妈妈把肉弄掉了,你会怪她吗?” “不怪。” “没有举手的同学,你们的妈妈很聪明。你们会笑话那些丢了肉的妈妈吗?” “不——会。” “老师老师,如果是我妈妈,她第一次就会把肉弄掉的!”王艺伟似乎受了鼓励,说出刚才没有勇气说的话,“我妈妈很懂礼貌,只要有人问候她,她一定要回答——不管嘴里有没有肉。” “哈哈哈,你的意思是说,你妈妈相信人都是好的,很容易忘记狐狸是骗子——对不对?” “嗯。”

 

  “好。我们看第三次,狐狸怎么说。‘狐狸又摇了摇尾巴说’——” “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是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如果你是乌鸦,你这个时候会唱歌吗?” “不——会!”只有韩玉铮一人举手。 “我会。因为狐狸的赞扬太动听了。” “我也会。”李旭冉比比划划地说,“乌鸦的心就像温度计里的那个柱子,狐狸一次又一次地说,越说越好听,它就渐渐升高——最后爆炸了!” “还可以这样说:乌鸦的心像一块冷静的冰,渐渐给融化了,对不对?”教师以为自己的比喻更恰当。 “安静,安静——大家听我说。”教师先提高嗓门,然后随着安静放低声音,“现在,你是这只乌鸦。羽毛又短又黑,不好看;声音又粗又哑,不好听!从来没有人夸你长得漂亮,从来没有人愿意听你唱歌——更可能啊,除了你的孩子,没有人愿意听你说话!(听到这里,唐雅馨发出“呜呜”的声音,表情甚是悲苦)你明明知道自己又难看又不善歌唱,听啊,现在有人这样热情地赞美你——” “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是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唱的人请举手。” 先是十几个——然后,经过犹豫,大多数人坚定地举起手。 “为什么?”我问施淑静。 “我真的想有人听我唱歌。” “为什么?”我问肖君军。 “乌鸦好可怜。从来没有听见人家这样表扬她,她没法不高兴。” “为什么?”我问江业雯。 “这次狐狸夸我夸到位了。” “为什么?”我问神情激动的韩玉铮。 “夸奖的话对于人很重要。如果一直没人夸奖,吃再好的东西,也没有味道!” “哦,回答得真是太好了!夸奖也是一种美味的呀。那么我问你,你愿意用一块肉去换一次动听的赞扬吗?” “愿意!”韩玉铮毫不犹豫地说,“如果我是那只乌鸦,只要有人那样赞扬的我,我会主动把肉送给他的。” “可是人家是欺骗你的,你后悔吗?” “不后悔。因为我听见赞扬了。” “那么你们呢?”我问那些终于“哇”出声音的乌鸦。 “不后悔。”很多人说。 “后悔。”一样多的人说。

 

  “所以啊,如果第一次把肉弄丢了,说明这只乌鸦——” “很善良、很懂礼貌。” “如果第二次把肉弄丢了,说明这只乌鸦—— ” “心太软,太爱自己孩子了。” “现在,她第三次把肉弄丢了——” “说明她很可怜,很爱自己,很想听见表扬的话。” “如果她一直不松口呢?” “说明她很聪明!” “有四只乌鸦在这里,你们喜欢哪一只?” “都喜欢!”

 

  听完讲座后,与博友讨论,大家都对这个课例印象很深,尤其是那个“看了一眼”,这个“看了一眼”,是大多数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忽略掉的一个词,而看云老师却捕捉住它,演绎出了一段精彩的师生对话。这体现了看云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力,这深厚的背后就是看云老师的海量阅读带来的对语言的敏感。所谓“普通教师难以企及的专业素养和人文视野”,当然不仅仅是看云课中的“四只乌鸦”和普通教师课中的“一只乌鸦”的区别。没有海量的阅读作底,哪会有这堂课的精彩?站在看云、王崧舟这样的“大师”面前,我们时刻感到自己底蕴的单薄和学养的局促。跟着看云好读书,成为我信奉的读书指南。读啊……

 

 

佛具三身——看云在郑讲学的几个瞬间作文

 

(看云正在绘声绘色地学着狐狸的甜言蜜语……)

 

 

  以前,我对看云的课堂实录那么详细地记录着某一句话是某个孩子的发言感到十分好奇,曾经发短消息请教过看云老师。在这次的讲座中,我找到了明确的答案。看云老师说:“我课前的备课是十分简单的,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但课中我会在课文中相应的地方不停地记录,这是哪个孩子的精彩发言,那是哪个孩子别致的提问……”我恍然大悟。教师在上课时用心记录孩子的表现,这才叫做真正的“心中有学生”。“关注学生”,这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在看云老师这里得到了真正的可操作性的实现。

 

  由此可见,看云老师是一个真正的“智者”!

 

 

  看云老师更让人佩服的是她渊博的学识。无论是她读过的哪一本书,书中的句段她总是信手拈来,仿佛就像挂在嘴边似的。——“当我口若悬河,以‘苏大师指出’为引子,褒贬现状的时候,她们还是被我惊人的记忆力震慑住了‘看云,你不是读,你这简直是在吃啊!’”——这次的讲学,让我诚信其然。

 

  谈完《狐狸和乌鸦》,看云即兴朗读了《朗读手册》中几个精彩的句段。为了印证朗读手册中的观点,接着,看云给我们背诵了《阁楼上的灯光》中的几个幽默小段。这本书我一直没有读过,以前看介绍,说这是一本诗歌的合集,因为对诗不是特别感兴趣,就没有留心,也没想过要买来读一读。这次看云老师一念诵,我发现原来这竟然是一本很好玩的书。当我在校信通书店买来一本,发现其中有不少诗,我竟然读过,比如那首著名的把皮脱下来都还热的《热!》,就是我每逢夏天必给学生讲的一首小诗,原来出自这里。哦,感谢看云!

 

佛具三身——看云在郑讲学的几个瞬间作文

 

  

  接下来,看云和我们分享阅读了科学图画书《一粒橡子的奇遇》,在看云的诵读声中,一页页翻过的精美图画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每周一的早上,看云不仅讲图画书,还讲中高年级学生不可能在家朗读的书,比如《西游记》,孩子要么看过电视剧,要么看过动画片,但真正阅读过原著的有几人呢?于是,薛老师就在班里给孩子读《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整个讲座过程中,看云边讲边比划,身上的大衣是脱了又穿,穿了又脱,投入得很!

 

佛具三身——看云在郑讲学的几个瞬间作文

 

(注意看云老师身上的衣服,外套已经脱掉了……)

 

佛具三身——看云在郑讲学的几个瞬间作文

 

 

(看云正在讲《三打白骨精》……)

   

  除以上这些书外,看云老师还推介了《特别女生萨哈拉》《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毛毛》《小巴掌童话》《晚安故事》《法布尔昆虫记》、“彩乌鸦系列”的《火鞋和风鞋》《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双桅船系列《吹小号的天鹅》《夏洛的网》、以及科学绘本系列《神奇校车》等,其中最有趣的是《我不想生气》这本图画书。以前在当当网上见过这套情绪管理图画书,不过看介绍说是给幼儿看的,也就没有在意。等看云一导读,我才发现这本《我不想生气》里竟然有这么丰富的内容,老少皆宜,尤其适合班主任老师读一读。看云老师幽默地说,她班里的孩子在读完这本书后,她经常发现上课时有孩子在做深呼吸(书中解决生气的一种办法)。

 

佛具三身——看云在郑讲学的几个瞬间作文

 

 

 

 

  看云老师在讲座上重点推荐了她和徐冬梅老师主编的“亲近母语”系列丛书。她说,我不怕有人说我在做广告,因为我推销的不是书,而是阅读(推广阅读,善莫大焉)。我给你推销的是不含三聚氰胺的精神食粮(热烈的掌声)。看云说:“教师的任务是知道好书是什么?好书在哪里?并把好的书送到孩子们的手里。市场上既然缺少适合孩子们年龄特点的背本,那么就由我们来编。”

 

佛具三身——看云在郑讲学的几个瞬间作文

 

佛具三身——看云在郑讲学的几个瞬间作文

 

  “亲近母语”系列丛书,一、二年级的由《日有所诵》《经典阅读》《全阅读》组成,三至六年级的由《日有所诵》《经典阅读》《全阅读》,外加《亲近科学》组成。(当当亲近母语主题书目:http://static.dangdang.com/book/topic/778_10248.shtml)讲座中,看云在讲述了“日有所诵”的几大好处之后,引领着现场的观众即兴朗诵了几首童谣,在琅琅书声之中,我们这些人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接下来,看云又充满深情地诵读了印度诗人泰戈尔《新月集》《飞鸟集》中的诗篇,这些也都被编入了《日有所诵》高年级的背本当中。以前对泰戈尔的诗没有什么感觉,但看云一诵来,我才感受到了他诗篇的优美与真情。尤其是那篇《告别》,看云是含着泪来诵读的,我们无一不被感动得唏嘘落泪。

 

佛具三身——看云在郑讲学的几个瞬间作文

 

看云在深情地诵读《告别》

 

 

 

  讲座后,午间就餐时,听看云老师讲述了19日夜晚发生的“紧急迫降”的“小插曲”:当晚,薛老师乘坐的合肥飞往郑州的航班出现了机械故障,在天上飞了不到10分钟,就紧急返航。当时,飞机上的乘客纷纷退票,只有看云老师一人留在机场不肯走。看云老师说:“我必须乘坐这班飞机到郑州去,那边有很多朋友在等着我;我必须去,因为没有别人可以救场……”虽然天很冷,但看云老师却急出了一身大汗。怎么办?不能失信呀!幸亏王玺聪明机智,紧急上网一查,还好,当晚从合肥发往郑州的火车上还有一张软卧票,她连忙订票并和薛老师联系。这样,看云老师的郑、焦两地的讲学之旅才得以成行。第二天早上8点,薛老师一下火车,顾不上旅途的劳顿,就直奔会场,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阅读盛宴。

 

佛具三身——看云在郑讲学的几个瞬间作文

 

(看云老师正如数家珍般地翻找着她的宝贝书……)

 

 

  看云老师来郑州讲学前,我和她联系,请她送我一本有她亲笔签名的新书《破茧而出的四年级》。没想到,看云老师爽快地答应了。等到看云老师一上讲台,我一看,好家伙,她随身而带的黑色大旅行箱里全是书呀!俗话说:“千里不背书”,带着那一大包书,真沉呀!何况看云老师还身有微恙(吃饭时,吞吃了四五个药丸)。校信通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很多书校信通都有,不用带那么多,但她还是执意把要讲的书全带来了,并且里面还有专门给我带的一本,真是让我过意不去。更令我激动的是,当天我也带了三四本看云老师的专著,请她题字盖章,由于那本《破茧而出的四年级》被我放到另一个包里了,一时着急忘了拿出来让看云老师盖章了。后来,回到濮阳家中,我翻开新书一看,在书的版权页正面“薛瑞萍著”的四个字下面,有一方印章——“坐看云起”,红艳艳的映入眼帘。我激动得一蹦三尺高,记得我当时接过书时看了一眼,书上并没有印章呀,这真是意外之喜!(看云老师的惯例是不给人题字的,只给盖下这枚“坐看云起”的印章。)

 

 

佛具三身——看云在郑讲学的几个瞬间作文

 

 

 

 

 

        看云对待朋友是真诚而友善的,哪怕是面对素昧平生的热情的FANS们也是一样。讲座课间休息时,看云身边围了一群“云迷”,大家拿着自己的笔记本、看云的著作,让看云“签字”留念,看云总是笑呵呵地为大家盖上鲜红的印章;结束时,也是一会儿和这些“云迷”面对镜头,一会儿和那些“薛粉”合影留念,满足着一拨又一拨“看云一族”们的热情。俺也不甘落后,趁机和看云老师多合了几张影,看这张照片,我笑得多灿烂,大牙都露出来了;和看云共进午餐时,我也当仁不让,坐在了看云的身边,嘻嘻,我幸福得合不上嘴了……

 

佛具三身——看云在郑讲学的几个瞬间作文

 

(从左起:带天使上路、看云、童心)

 

  看云的魅力真大,吸引了众多的博友前来与会,校信通搭的这个平台,让许多以往见过面或从未见过面的博友有了一次见面的好机缘。刘肖、吴良、原野、威如先生、欣然、天空、棒棒糖、粉刷匠、暖暖、范苇、听雨轩、漫步云端、女儿如玉、蓝紫、帆妮儿爸爸、阳光猫猫妈妈、fangcao……真是一场博友大聚会!

 

  看云十分感谢校信通的邀请,午餐期间说起了她对“校信通”考察的趣事:在《破茧而出的四年级》的《从校讯通说起》一文中,看云的四(2)班是唯一没有加入校讯通的班级,她认为校讯通只是个“作业通”,这有什么意义呢?因此,当她接到校信通的邀请时,犹豫了一下,特意请教了徐冬梅老师。徐老师认真地分析了校信通所寄来的材料后,高兴地对她说:“看云,此校信通非彼校讯通,这是一个很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你去吧,而且一定要好好地讲!”经过这次来豫讲学,和张总等校信通人的面对面的多次接触,看云发现校信通果真是一个很棒的团队,在阅读推广方面竟然取得了这么多优秀的成果。她允诺作为朋友,一定要多多推荐校信通,这样一支重要的阅读推广力量是一定要参加国家级的“儿童阅读推广高峰论坛”的,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校信通,知道在河南,这个全国最大的省份,有校信通正在做着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业。

 

 

  我也感激校信通,让我这个看云的“超级铁杆粉丝”圆梦2008,拥有了一次和看云面对面亲密接触的机会。

 

  我愿紧跟看云的脚步,做一名幸福的终生的儿童阅读推广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