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民间风采
又是一年春节来到,我们一家驱车来到了洛阳隋唐遗址植物园,观赏这里一年一度的河洛庙会,体验红红火火的民间气氛。
走进隋唐遗址植物园,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人们都穿上了节日的新装,推推嚷嚷,说说笑笑,人人脸上都有着春节说不出的高兴。
不远处,就是民间工艺品一条街了。这里的人格外的多,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看,这里的民间工艺品真是琳琅满目,什么糖人、糖画、面人等等民间工艺品全都在这里荟萃。其中,最手巧的就是糖画艺人了。你看,那糖画摊子上围了一大圈人。就见地上摆着个桌子,上面放着一块石板,桌子前坐着一位老人。他不慌不忙,拿起一个勺子,在旁边的锅里挖起一勺糖稀,还呼呼地冒着白烟。接着,他右手紧握着勺子,以勺子为笔、糖稀为墨,在石板上熟练地勾勒着。糖稀顺着勺子流了下来,在石板上流线一道道琥珀色的线条。
老人的笔画时粗时细,时而峰回路转,时而柳暗花明。笔画干脆有力,毫不拖泥带水。几勺子的糖稀下去,一个昂首挺立的凤凰顿时跃然纸上。好一个逼真的形象!那圆睁的凤目,那张开的脚爪,那挺立的身躯,仿佛一阵仙气吹来,就会展翅高飞,直插云霄。老人顺手拿起一根竹签,轻轻地像糖画上一放。在这冬日的严寒中,滚烫的糖稀瞬间凝成固体。老人又拿起小铲子,轻轻拨动,然后一把抓起,一个栩栩如生的凤凰显现在人们眼前。“好!”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老人脸上也洋溢出冬日难得一见的笑容与自豪。
庙会上,也是味蕾的天堂。还离着远呢,什么羊肉串的鲜美,麻辣粉的酸辣,灌汤包的鲜香,一个劲儿地往鼻子里涌。吸引地你想要小跑着赶去。再近点,小贩的叫卖就传入了你的耳朵。“羊肉串便宜了,不是羊肉不要钱!”“油炸活蝎,营养又美味!”这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更加快了你的脚步。终于赶到了!从南到北,一家挨着一家,全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小吃,让你不知从哪里吃起为好。最吸引人的就要数油炸活蝎。盆子里还乱爬的小蝎子,被穿上竹签,瞬间丢入几百度的油锅,十余秒后捞出,撒上孜然等调味品,一串油炸活蝎就做好了。一只只蝎子张牙舞爪,被炸得金黄,散发出阵阵香味。许多人禁不住都尝尝新鲜。再往前走,小吃遍地是,什么四川的酸辣粉,甘美的柚子汁,洛阳的牡丹酥、长沙的臭豆腐……都让人馋涎欲滴。连习总吃的“庆丰包子”也光临了庙会,还打出了“主席套餐”的招牌。总之,这琳琅满目的小吃,让你几分钟吃遍全中国。
还有一些民间杂耍的项目,也引人注目。看那最吸引人的就是大理王舞狮,这是民间压箱底儿的项目。那四五只“狮子”,要走着钢丝走上十几米的高空,在上面抢夺绣球,两个人要配合非常默契,那危险度是可以想象的,因此,也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其他的民间项目也不甘拜下风,什么踩高跷,扭秧歌,河洛大鼓等等,全天都在公园内巡演。还有那复古的戏台子,几十场经典的豫剧将在这里呈现,也是老年人的最爱。走在庙会上,可以随时随地观看一场富有民间特色的文艺演出。
走出庙会,我不禁感慨。它那丰富的文化内容,承接着民间艺术的延续,推动着地方经济,丰富着洛阳百姓的精神生活。
河洛庙会,它笼罩着多重的民间色彩,弘扬着无数河洛精神。